文档详情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夺冠】.docx

发布:2025-03-30约2.2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我们在投篮球的过程中,篮球的运动方式是(??)。

A.直线运动?????B.曲线运动?????C.两者都有

2.在相同距离内下列动物哪一种所花的时间是最少的(??)。

A.蚂蚁?????B.蜗牛?????C.兔子

3.下列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的是(??)。

A.?????B.?????C.

4.下面三种动物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A.?????B.?????C.

5.小球在斜面上会(??)。

A.滚动?????B.滑动?????C.静止不动

6.小余同学想把新鲜采摘的杨梅送给离他家10千米的朋友,他选哪种交通工具最快(??)。

A.自行车?????B.步行?????C.汽车

二.填空题(共6题,共20分)

1.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如(???)系统确定物体的方位。

2.我们在制作斜面时,除了需要长木板,还需要的材料是(???)。

3.两人静止不动时,用(???)和(???)描述自己的位置。

4.坐在汽车上,如果我们觉得路旁的树木、房屋在往后退,这时我们选定的参照物是(???);如果以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我们自己是(???)的;如果以汽车本身为参照物,乘客是(???)的。

5.当我们同车、船、椅子一起运动的时候,看到车、船、椅子外的景物会向(???)方向运动。

6.在相同的距离内,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说明物体运动得(???)。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我们通常用东南西北来描述方位。(??)

2.测量走路的快慢时,两位同学听口令从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可以一个沿直线走,一个沿曲线走。(??)

3.相对静止的物体就是相对任何物体都是静止的。(??)

4.只有静止的物体可以描述位置。(??)

5.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离不开时间和距离两个因素。(??)

6.向前推动右面的小车,小车车厢的运动形式是滚动。(??)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试着设计一辆自行车,哪些部位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部位需要减小摩擦力?

脚镫子表面的花纹

链条上加润滑油????增大摩擦力

脚镫子轴安装滚珠???减小摩擦力

前、后轮胎表面的花纹

刹车橡皮

五.填表题(共1题,共6分)

1.将表格内左侧物质按酸碱性填入表格。

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

1.怎样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的快慢?

2.我们在向前走时,路边的大树会往后“走”,这是为什么?

3.同一个小球在同一长度、不同高度的斜面上运动,你认为小球到达哪一个斜面底端的时间短?

4.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怎样描述物体的位置呢?

5.我们全都骑过自行车,请分析自行车在行就过程中的运动方式?

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手抓子弹”的奥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身边似乎有一条“小虫”在蠕动着,他抓来一看,令他大吃一惊,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在这段文字中,飞行员可以“手抓子弹”的原因是(???)和(???)

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八.综合题(共3题,共25分)

1.根据教科书中第12页的图表,将下列动物按照运动的快慢排列名次,填一填。

猎豹(5秒);兔子(9秒);羚羊(6秒)斑马(8秒);大象(12秒);黑熊(10秒)

2.某实验小组正在组装“过山车”轨道。

1.在组装轨道的时候,怎样做能使我们的轨道更稳固?

2.请说出下图中各部件在轨道中的作用。

3.小明将乒乓球放在斜面的中间位置,发现它滚落斜面后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很短,请你写出三种能增加它运动距离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A

5.A

6.C

二.填空题

1.GPS(或北斗)

2.木块

3.方向;位置

4.汽车;静止;静止

5.相反

6.少;快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填表题

1.醋、未熟透的柿子;纯净水;小苏打、肥皂、橙子是碱性食物

六.简答题

1.利用软尺、细绳测量小球通过的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所用的时间。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大,小球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少,它的速度也就越大。

2.这是因为我们行走时以自己为参照物,我们向前走,不动的大树相对于我们在往后“走”。

3.因为斜面长度相同,斜面高度越高,到达底端时间越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