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中国地理 第16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件 鲁教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6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知考纲 明考情 理线索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多以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为切入点,考查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洪灾、海洋灾害的种类、成因或过程、危害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2.自然灾害的考查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考查,往往结合自然环境共同考查 一、洪涝的成因 1.自然灾害概况 自然界 (1)概念:在________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干旱 滑坡 洪水 2.洪水和洪灾 (1)概念: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______现象的统称。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 (2)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溢流 直接损失 冲毁______、道路和桥梁,淹没______、村镇和工厂,造成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甚至会引起______________的暴发 间接损失 造成水、电力、_______、能源等供应中断,以及城乡_______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 房屋 农田 瘟疫和传染病 交通 商业 3.洪灾的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气象因素:________、大量冰雪__________。 强降雨 ③流域汇水速度: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____,植被覆盖率越____,流域汇水速度越快。 ④河道排水速度:河谷越顺直、越通畅,___________越大,河道排水的速度越大。 快速融化 堵塞河道 堤坝 高 低 纵向坡度 (2)人为原因 ①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_______,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_______、河床坡度________。 ②__________: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 ③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___________的速度。 二、洪涝的防御 1.工程措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2)___________,防止洪水漫溢。 (3)___________,加快泄洪速度。 (4)开辟________,开挖________,降低洪水水位。 加快 升高 减小 围湖造田 河道排水 兴建水库,退耕还湖 修筑堤坝 疏浚河道 分洪区 分洪道 2.非工程措施 防灾减灾 滥砍乱伐 土地 水利建设 考点一 洪涝灾害的原因及防御 1.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1)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使得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全国大部分地区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比重高达80%。 (2)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湖泊萎缩,使上中游涵养水源能力和中下游蓄水、排水能力减弱。 (3)大量河道、湖泊被淤积、被填埋,缺乏蓄洪、滞洪场所。 (4)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差。 2.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以淮河、黄河、长江为例) (1)淮河的治理: 上游建水库和蓄水工程;中游利用湖泊洼地蓄洪,加固干流的堤防;下游开辟入海河道,分流排泄洪水。 (2)黄河的治理: 上游兴建水利枢纽蓄积洪水,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3)长江的综合利用和治理: (2016·课标Ⅲ,43,10分)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下图示意河南省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10分) 解析 根据经纬度信息,可知河南省位于我国的南北方过渡地带,所以该省的气候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南北差异,尤其是降水方面,从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显著的特征作为切入点,进行对比分析即可。 答案 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少。 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 我国三种洪水灾害的对比分析 类型 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形成原因 暴雨洪水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4~9月 降水多,且暴雨集中;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人类经济活动不合理 融雪洪水 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 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 冬季气温低、积雪多,随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水 冰凌洪水 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且有结冰期的河段。如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及松花江部分河段 初冬河流结冰时和初春河流融冰时 低纬河段结冰晚,融冰早;高纬河段结冰早,融冰晚。造成高纬河段河冰阻塞河道形成洪水 考法一 洪涝灾害的成因 1.(2015·课标Ⅱ,43,10分)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上图,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