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节选)》学案3.doc
PAGE2/NUMPAGES23
《哈姆莱特(节选)》学案
第三幕第二场城堡中的厅堂
学习目标
1.把握哈姆莱特的性格,评价哈姆莱特的形象。
2.品味语言,了解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
3.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艺术美,领会其人文主义思想。
作家作品
简历: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作家,“英国戏剧之父”。
莎士比亚的戏剧,按内容可分为历史剧、悲剧、喜剧三大类,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至17世纪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莎剧以生动曲折的情节著称于世,构思壮阔,内容丰富,多采用多线索结构,将各种戏剧因素自然结合。其人物都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总以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显示自己的特色。语言丰富多彩、清新隽永,既富有哲理,又带有浓郁的诗意。
代表作: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无事生非》等,悲剧有《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课文背景: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中期的作品,这时英国农村的“圈地运动”正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瓦解,社会矛盾日益深化,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挥霍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在这种情况下,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加剧,其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他所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哈姆莱特》就展现了一场进步势力与专制黑暗势力寡不敌众的惊心动魄的斗争。
字词广场
★字音识记
吮舐(shǔnshì)颠沛(pèi)貂皮(diāo)
觊觎(jìyú)哀恸(tòng)庇护(bì)
傀儡(kuǐlěi)枕衾(qīn)裘(qiú)
伶人(líng)妲(dá)忒(tè)
酣睡(hān)就寝(qǐn)
★字形辨析
★词义辨析
窜改·篡改
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窜改”指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不能随意窜改。
※南京大屠杀是铁的史实,历史是任何人也篡改不了的。
愚妄·愚蠢
二者都有“愚笨”的意思,“愚妄”还有“狂妄自大”的意思,而“愚蠢”没有这层意思。
※小王子以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道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
※那些传销者愚蠢十足地在替别人干着骗人的勾当,却又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正走在通往月入万元的财富之路上。
★熟语积累
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一阵风”过去了,当初的新鲜劲没有了,上面考核的内容变换了,政府部门“虎头蛇尾”的工作作风又暴露出来了。
背道而驰: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无论如何,中国的发展更需要去满足公众的需求,相形之下,“空并豪华着”的动卧,显然是在背道而驰。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莱特》的主人公。“城堡中的厅堂”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
波洛涅斯、罗森格兰兹及吉尔登斯吞①上。
哈姆莱特[1]啊,大人,王上愿意来听这一本戏吗?
波洛涅斯他跟娘娘都就要来了。
哈姆莱特叫那些戏子们赶紧点儿。(波洛涅斯下)你们两人也去帮着催催他们。
是,殿下。(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下)
哈姆莱特喂!霍拉旭②!
霍拉旭上。
霍拉旭有,殿下。
哈姆莱特霍拉旭,你是我所交结的人们中间最正直的一个人。
霍拉旭啊,殿下!——
哈姆莱特不,不要以为我在恭维你。你除了你的善良的精神以外,身无长物,我恭维了你又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要向穷人恭维?不,[2]让蜜糖一样的嘴唇去吮舐愚妄的荣华,在有利可图的所在屈下他们生财有道的膝盖来吧。听着,自从我能够辨别是非、察择贤愚以后,你就是我灵魂里选中的一个人,因为你虽然经历一切的颠沛颠沛:无家可归,不断漂流,居无定所。形容生活艰难,带有“可怜、怜悯”之意。,却不曾受到一点伤害。命运的虐待和恩宠,你都是受之泰然,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命运不能把他玩弄于指掌之间,那样的人是有福的。给我一个不为感情所奴役的人,我愿意把他珍藏在我的心坎,我的灵魂的深处,正像我对你一样。这些话现在也不必多说了。今晚我们要在国王面前演一出戏,其中有一场的情节跟我告诉过你的我的父亲的死状颇相仿佛。当那幕戏正在串演的时候,我要请你集中你的全副精神,注视我的叔父,要是他在听到了那一段戏词以后,他的隐藏的罪恶还是不露出一丝痕迹来,那么我们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