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学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4-04-25约1.2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学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的中期报告

一、研究背景

厌学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给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极大的困扰。厌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而且可能导致出现逃学、消极抵触等行为,严重影响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探究中学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对于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意义重大。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学生厌学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效缓解中学生的厌学情绪,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果。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10所城市中学共10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学生的厌学情况和成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四、研究结果

1.影响中学生学习的成因

经过问卷调查,发现中学生厌学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压力大

在中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要面临明确的课程安排、期末考试、升学压力等多重困难和挑战,这让他们感到压力巨大,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

(2)学习方式不当

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学习方式不当、自学能力不足、信息获取不全面等问题,导致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

(3)家庭环境和个人情况

家庭教育环境差、父母期望过高、身体不适、情感问题等个人因素都会对中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2.中学生厌学的表现

针对影响中学生学习的成因,我们发现中学生厌学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成绩下降

当中学生缺乏兴趣和动力时,容易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的现象,这给他们的学业和升学压力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2)逃学和旷课

有些中学生厌学程度较深,甚至出现逃学和旷课的现象,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发展。

(3)态度消极

由于缺乏学习动力,一些中学生对学习持有消极态度,不愿意和老师沟通,不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五、研究结论

中学生厌学的成因和表现十分复杂多样,因此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才能使中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本研究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策略,以缓解中学生的厌学情绪:

(1)调整学习方式

学校和家长应重视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的正确与否,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兴趣。例如,学校可以大力开展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

(2)合理分配学习任务

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安排,尽量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

(3)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

家长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在中学生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家长的教育宣传和培训,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学习特点,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六、研究展望

本研究是对中学生厌学问题的初步探讨,对中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受样本选择、调查方法等限制,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学生厌学的成因,进行更大规模、更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为进一步解决中学生厌学问题提供更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