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 房 疾 病幻灯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乳 房 疾 病 乳房的功能 代表了母性的爱 表现了女性的美 信仰、宗教的表达 乳房的外科解剖 乳房的形态 成年女性乳房为一对称性性征器官。 女性乳房的形状和大小与种族和遗传有关。圆盘状半球状圆椎状山羊状(下垂) 乳房的位置 女性乳房位于浅筋膜所构成的囊内,上下位据4至5个肋间。上界一般在第2肋水平;下界在第6-7肋水平;内侧缘达胸骨旁线,外侧缘可达腋中线;腺体外上部呈角状伸向腋窝称为腋尾区。 乳房的淋巴回流 乳房的淋巴网非常丰富,淋巴流向与炎症的扩散和癌细胞转移的途径关系密切,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乳房淋巴液的主要引流途径有六条 乳房的淋巴回流 乳房外侧和上部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腋窝淋巴结(75%引流量)锁骨下淋巴结 乳房上部部分淋巴液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约2%) 部分乳房内侧淋巴液肋间淋巴管胸骨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约25%) 两侧乳房浅淋巴管网相互交通 乳房深部淋巴网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的淋巴管肝脏 乳房淋巴管有时直接注入颈深下淋巴结 乳房检查 问诊:内容包括 年龄 月经史:经期(初潮、绝经)、痛经、月经与症状关系等 婚育史 哺乳情况 感染、外伤、手术史 乳房检查 视诊 乳房外形:形状、大小、对称度 乳头乳晕情况:内陷、溢液、皮疹、糜烂 皮肤情况:“橘皮样”改变、“酒窝征” 乳房检查 触诊 体位:坐位、卧位结合 顺序:先健侧,后患侧;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窝淋巴结(容易遗漏),锁骨上淋巴结 肿物情况 乳头情况:血性溢液多位乳管内肿瘤,10%为恶性 自我检查 自我检查 自我检查 自我检查 自我检查 定期普查 35岁以上女性每一年到一年半进行一次专科检查,可发现绝大部分早期乳癌 该检查应由专业乳腺科医生进行 检查内容包括:乳房触诊、彩色B超及乳房钼靶X线摄影 特殊检查 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在 85%以上 乳腺钼靶X线摄影:可以早期发现1cm以下的肿瘤 MRI(磁共振):专用MRI可发现3mm乳腺癌 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有诊断意义,可发现早期乳管内肿瘤 特殊检查 细胞学检查:肿物细针穿刺;乳头溢液涂片、乳头印片找癌细胞 组织学检查:肿物空心针穿刺活检;切除活检(切取活检) 远处可能转移器官的检查:CT,腹部B超、骨扫描等 MRI MRI,即核磁共振影象是检查乳腺的一种高科技方法。敏感性高,能发现那些不被其它方法所显示的病灶;价格比较昂贵,难以作为常规检查。 细胞学检查 肿物细针穿刺:简便易行,但取材较少,诊断率低 组织学检查 空心针穿刺活检 取材较多 诊断率高 组织学分型 组织学检查 真空辅助旋切活检:麦默通旋切 ( Mammotome) 取材更多 甚至可完整切除 组织学检查 真空辅助旋切活检 ( Mammotome) 麦默通旋切系统 乳管镜检查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常见症状之一,多数乳头溢液是乳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其中约35 -48%的患者病因为乳管内乳头状瘤及乳头状瘤病,10-15%的乳头溢液是由乳腺癌引起。乳头溢液的乳腺癌病例中12 %无法触及乳腺肿块,10%的病例X线乳腺钼靶摄片阴性。通过对病变乳管的检查,可以发现癌前期病变和早期乳腺癌。 常见乳房疾病 乳腺发育不良 青春期男性乳房发育 多乳头、多乳房畸形 急性乳腺炎 乳腺囊性增生症(简称乳腺病) 乳房肿瘤 急性乳腺炎 产后哺乳的女性,尤其初产妇;发病多在产后2-4周内。 病因 乳汁淤积是发病的基本原因 细菌入侵:1、直接侵入乳管,上行到腺小叶,扩散到实质,形成脓肿;2、直接由乳头表面的破损、皲裂侵入,沿淋巴管蔓延到腺叶或叶间脂肪、纤维组织,引起蜂窝织炎 急性乳腺炎 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常引起深部脓肿;少数为链球菌,往往引起弥漫性蜂窝织炎 预防关键在于避免乳汁淤积,同时防止乳头损伤,并保持其清洁 一旦出现乳汁淤积,可借助于吸奶器,使乳汁排空,绝对避免通过挤压乳房排除乳汁,防止感染扩散 急性乳腺炎 临床表现:与大多数感染性疾病相同 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形成肿块 全身表现:寒战、高热(弛张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增高 诊断:根据症状、体征可基本明确诊断,B超有助于判断有无脓肿形成及脓肿的部位、大小,利于手术 急性乳腺炎 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排空乳汁)、消除感染(抗感染治疗) 脓肿形成前,早期使用抗菌素,首选青霉素,其他包括第一代头孢菌素、红霉素,避免使用影响婴儿的的抗菌素 脓肿形成后,立即切开引流。一般部位可选择放射状切口,以避免手术损伤乳管而引起乳瘘 深部或乳房后脓肿可沿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 乳晕下脓肿则作沿乳晕边缘的弧形切口 如脓腔较大,可以对口引流 乳腺囊性增生症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多在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青年及绝经后妇女少见 乳痛:多为胀痛,发病初期多与月经周期有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