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4》课程教学大纲.docx
《体育4》课程教学大纲
(PhysicalEducationIV)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1102002
学分:1
学时:36(其中:课内讲授30学时,课外实践6学时)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建议教材:《新编大学体育》,金向红陈德泉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7月
课程归口:体育教学部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学校大二学生(通识必修)必修课,课程以选项课程为主,项目主要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手球、健美(男)、健美操(女)、保健课等项目。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目标1.能够理解并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通过身体练习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和提高运动技能的相关知识。
目标2.提高身体素质与掌握体能的练习方法与手段;提高掌握各专项运动技能。
目标3.能够根据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身体的感受和反应,能够运用如心率计算等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的强度、时间以及运动量。懂得运用不同身体练习的方式发展不同的身体素质、体适能以及运动技能。
目标4.通过在体育锻炼中合作、协同的练习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精神;创新、果断与遵守规则和不怕吃苦、坚持不懈、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理论知识
1.项目概述
2.项目运动基本规则和裁判法。
3.项目基本技术、战术分析
4.该选项目的组织与竞赛。
(二)项目基本技术
(三)所选项目的基本战术
(四)实践与身体素质
1.教学比赛
2.裁判实习
3.体质健康测试项目。
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及学时分配如表所示。
序号
教学内容
支撑的课程目标
讲授学时
1
理论知识
目标1
2
2
基本技术
目标2
12
3
基本战术
目标3
4
4
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目标4
4
5
健康标准测试和体能
目标2
12
6
体育理论考试
目标1
2
四、课程考核
(一)各专项技能项目占比60%(技术达标、技评等),理论考试占比20%,出勤表现占比10%,早锻炼占比10%。
(二)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