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贸易政策的措施.ppt

发布:2025-03-31约1.02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消费效应生产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大国)贸易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关税的经济效应大国关税的局部均衡效应

(见教材)关税结构和有效保护对一种最终产品征收进口关税,不但保护了该进口竞争商品的生产行业,而且保护了为这个行业提供原材料等投入的其他行业。另一方面,进口竞争(即进口替代)行业中的企业,不但受到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对所使用的原材料等中间投入品征收的关税的影响。这就产生要研究关税结构。对最终产品的进口的税率,显示的是对同类进口竞争商品提供的名义保护率,而一整套关税结构的综合效果,才表明对某一最终产品国内生产者提供的实际保护或有效保护率。指征收关税后使受保护行业每单位最终产品附加价值增加的百分比有效保护率g=(V’-V)/VV—征收关税后最终产品的增加值V—征收关税前最终产品的增加值例子:见书P.2340102030405有效保护率设一国汽车价格为10万元,进口原材料价格8万元,则其征税前的附加值为2万元。若对汽车征收10%关税,原材料免税,则汽车价格变为11万元,附加值变为3万元,有效保护率为(3-2)/2=50%若对汽车征收10%关税,原材料征收5%关税,则附加值变为11万元-8.4万元=2.6万元,有效保护率为30%010302有效保护率例子若对汽车征收10%关税,原材料征收10%关税,则附加值变为11万元-8.8万元=2.2万元,有效保护率为10%1若对汽车征收10%关税,原材料征收20%关税,则附加值变为11万元-9.6万元=1.4万元,有效保护率为-30%2有效保护率例子当最终产品的名义税率大于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名义税率时,最终产品的有效保护率大于名义保护率;01当最终产品的名义税率等于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名义税率时,最终产品的有效保护率等于名义保护率;02当最终产品的名义税率小于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名义税率时,最终产品的有效保护率小于名义保护率;03结论发达国家采取逐步升级的关税结构,以提高对最终产品的保护,并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中国家能否也采取逐步升级的关税结构?0102非关税壁垒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种种措施。非关税壁垒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大类。直接的关税壁垒是由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数量和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出口,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和自动出口限制等。间接的关税壁垒是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条例,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进口最低限价、繁苛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检验和包装、标签规定等。关税:法律制度政府间商定非关税:政府行政部门制定更灵活01关税:公开,便于国际比较非关税:不公开常变化,不便比较更隐蔽02非关税往往针对特定的商品和国家,更有针对性。如美国历史上曾限制直径小于2.5英寸的西红柿进口,主要针对墨西哥。2001年日本限制大葱、香菇和灯心草的进口,主要针对中国。03关税与非关税的比较进口配额是通过对进口数量的直接限制来影响国内市场的价格,从而调动起调节进口和保护国内生产作用的。如果实行进口配额的是一个贸易小国,那该国由于配额而减少进口不会影响世界价格,而只会引起本国价格的上涨。如果配额便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与征收进口关税相同(等效关税),那配额所产生的消费效应、生产效应、贸易效应与关税的局部均衡效应完全相同。小国配额的经济效应(图解见教材240)123配额的经济效应关税只是改变市场机制的作用;配额则完全替代了市场机制作用机制上:进口关税的贸易效应是不确定的,从而对生产者提供的保护是不确定的;进口配额是由政府确定的,对进口数量的限制也是明确的,因而对生产者提供的保护也是确定的。保护效果上:配额与关税经济效应的比较配额的经济效应及其

与关税的比较竞争效应及对福利的影响上:进口关税在发挥保护作用时,由于不能完全隔绝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从而限制了生产者对本国市场的垄断权力,生产者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价格。因为只要价格超过了国际价格和关税之和,消费者就会无限制地购买进口商品。01实行进口配额时,由于与国内竞争的进口商品不可能超过配额,因而国内生产者就可以非常容易地确定为获取最大利润应该增产的目标。02配额的经济效应及其

与关税的比较管理方法的差异:关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动进行的,因为关税并没有排除价格机制的作用。征收进口关税,带动进口价格的变动,出口国的供给和进口国的需求相应地得到调节,关税收入则流进了国库。配额涉及到进口许可证的分配。根据西方国家反倾销法的规定,只有当倾销给进口国的相关工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或实质阻碍某项工业的建立时,损害才存在。因倾销而造成的损害存在是征收反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