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物理6.6《经典力学局限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发布:2016-08-23约3.68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6《经典力学局限性》 教 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2.了解经典力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中的广泛应用. 3.知道质量与速度的关系,知道高速运动中必须考虑速度随时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一切科学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新的理论会不断完善和补充旧的理论,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牛顿力学适用范围的讨论,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结论和规律一般都有其适用范围,认识知识的变化性和无穷性,培养献身于科学的时代精神. 教学重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 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检测题 有关科学家和涉及的事实,正确的说法是 A.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 B.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 C. 惠更斯解决了弹性碰撞问题 D.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论 检测题 一列火车以速度v相对地面运动.如果地面上的人测得,某光源发出的闪光同时到达车厢的前壁和后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车上的人测得,闪光先到达前壁 B.火车上的人测得,闪光先到达后壁 C.火车上的人测得,闪光同时到达车厢 的前壁 和后壁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检测题 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时钟,时钟A放在地面上,时钟B、C分别放在两个火箭上,以速度vB和vC朝同一方向飞行,vB<vC. 对于地面上的观察者来说,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时钟A走得最慢 B.时钟B走得最慢 C.时钟C走得最慢 D.时钟C走得最快 检测题 如果有一支静止时长30 m的火箭,以光速的二分之一的速度从观察者的身边掠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的火箭长为30 m B.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的火箭长小于30 m C.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的火箭长大于30 m D.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得的火箭长为30 m 检测题 有关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关系的说法, 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B.物体的质量随物体的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 C.物体的质量随物体的运动速度增大而减少 D.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趋于零 * 我们前面所学的内容都属于经典力学的范围,经典物理学包括经典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磁学。这些构成了完美的经典物理学体系.我们还记得,早在17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曾想出用理想斜面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他开创了“观察实验、科学思维、与数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了惯性定律、自由落体规律、力学相对性原理,从此奠定了动力学的基础。 其他的科学家们也相继有了卓著的研究成果。如笛卡儿、惠更斯、开普勒等。 天才的物理学家牛顿将研究方法发挥到极至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演绎、综合分析的方法,总结出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同时也确立了他在物理学界至高无上的地位,并被称为经典力学之父。 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的完美和实用威力的强大使物理学家相信,天地四方,古往今来发生的一切现象都能够用力学来描述.许多科学家宣称物理学的大厦已基本建成,留给后人的只是补充与完善。 第一次,是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几乎仅靠单枪匹马之力引发的。他就是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当研究有关光的问题时,用经典物理的理论解释一些相关现象,就会产生尖锐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第二次革命的导火索是物理学史上的三大发现 : 伦琴发现X射线、 汤姆生发现电子 、 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线 ,使物理学的研究从宏观领域进入了微观世界.人们发现,微观粒子所表现出的现象用经典物理理论根本无法解释.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大胆提出了量子的观点,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又将量子论进一步丰富、发展,形成了现代量子力学理论. §1 经典力学的成就和局限性 1:主要有哪些物理学家作出了哪些突出的贡献? 2:经典力学有哪些局限性? §1 经典力学的成就和局限性 一、经典力学的发展过程及伟大成就 二、经典力学局限性: 1、不能解决高速运动问题(接近光速) 2、不适用于微观领域中物质结构和能量不连续的现象 一、经典时空观(绝对时空观): (1)同时的绝对性 (2)时间间隔的绝对性 (3)空间距离的绝对性 超新星爆发的持续时间: §2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 实际:2年!? 牛顿:25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