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省肇庆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3-30约5.9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B.“心外无物”C.“理”D.“格物致知”

2.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强调的观点是

A.民主制比君主制进步 B.治理国家应当尊重民意

C.建立法治社会 D.实行君主立宪制

3.科技发明是时代发展的强心剂,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有一个时期涌现了大量科技发明并外

传,是典型的科技高峰期,这一时期是

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4.某学者赞扬中国历史上的一项技术,认为该技术的出现,推动了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启

蒙运动等历史发展,称得上是重大的“革命”。这位学者赞扬的是

A.炼金术B.观星术C.航海技术D.活字印刷术

5.“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

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A.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6.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描述“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

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

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

7.下列关于我过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我国较成熟的古老文字

B.魏晋时期开创了中国绘画“以形写神”的画风

C.楚辞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

D.京剧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8.清末举人林昌彝在《射鹰楼诗话》中说:“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华失其传,

而外夷袭之。有诗云:‘西夷制器虽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中华文化影响深远B.西方善于学习东方文化

C.清末士大夫盲目自大D.“西学中源”证据充分

9.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画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

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古趋利意识。”“世俗

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西学中源”思想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

10.李小庆在《中国式“工业革命”的根底》中认为,“洋务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中国式的工业革命,之所以这样说……归根结底,当时的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国家,政府不是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式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材料中的“旧有思维定式”指的是

A.维新变法思潮B.中学为体思想

C.实业救国思潮D.民主共和观念

11.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12.孙中山晚年发现“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的弊端,针对此问题他提出了

A.耕者有其田 B.节制资本 C.平均地权 D.民权主义

13.“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这里的“异端邪说”是指

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枪杆子出政权理论D.城市武装起义理论

14.1992年,邓小平头像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他倡导“真理标准问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