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电大哈电大邓论复习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简答题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主要是指什么?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及实践所积累起来的新鲜经验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主要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设计和领导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和巨大的发展,并在这砀伟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新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和实践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根据党的十四大的报告的概括,邓小平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九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 第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理论;
第四、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 第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理论;
第六、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第七、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一书将其主要内容展开为16条。
3、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简述如何统筹城乡的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简述如何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6、简述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重要意义。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的意义在于:保证了拨乱反正的顺利进行,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保证了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正确的思想路线对于制定和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保证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正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深入贯彻,我们才不断地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新政策。
7、如何理解“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革命是锦州秤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是解放生产力。
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上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1)对中国的国情缺乏全面的了解;(2)错误地提出了“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忽视发展生产力;
(3)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9、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这种不发达,既表现在生产力上,也表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上,归根到底,生产力的落后是最基本的特征。
10、简述党的十五大“新三步走”战略。
(1)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在21世纪前50年,我们的目标是;
(2)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4)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1、怎样正确理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
(1)发展是目的。发展首先指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中国解决自身内部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2)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指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