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低血糖诊治-PPT.pptx
;性别:女
年龄:57岁
职业:退休
主诉:间断多尿、口干、多饮18年,头晕、乏力1年
;现病史
1.临床症状:间断多尿、口干、多饮18年,头晕、乏力1年
2.既往降糖治疗方案:
本次入院前10年:盐酸二甲双胍:0.5gpobid+消渴丸:10粒pobid未规律检测血糖;
本次入院前2年:甘精胰岛素:12uihqn+阿卡波糖:50mgpotid(餐前即刻),监测血糖不理想(具体不详),逐渐出现持续头晕不适,未引起患者重视;
本次入院前1年:诺和锐30:早16u晚13uih餐前即刻+阿卡波糖:50mgpoqd(午餐前即刻),检测空腹血糖波动于7-15mmol/l,餐后2小时波动于12-18mmol/l,头晕、乏力逐渐加重,晚餐后及夜间略重,自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6mgpotid对症治疗;
3.合并症/并发症:高血压病史2年,最高血压182/98mmHg,现降压方案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片口服每日2次;自诉血压波动在120-150/60-90mmHg之间。;
入院查体:T:36.5℃,P:88次/分,BP:148/98mmHg,BMI:28.2kg/m2。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不肿;
糖化血红蛋白:9.4%;
心电图: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24小时动态血压:152/90mmHg;
;眼底示:双角膜透明,晶体
混浊,玻璃体混浊,网膜散
在出血、渗出,诊
断:双眼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III期);
感觉阈值示:中度深感觉障
碍,提示周围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伴有并发症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II期)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功能II级;1.血糖分析:入院降糖方案:诺和锐30:早16u晚13uih餐前即刻+阿卡波糖:50mgpoqd(午餐前即刻);治疗中发现血糖谱结果提示患者血糖波动大,控制不佳,入院后第二日漏打胰岛素后,午餐前及睡前血糖明显降低,现患者出现头晕、乏力不适,血压水平高,不排外患者胰岛素用量不合理导致的低血糖;
2.降糖目标:根据患者合并症、并发症情况,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在6.5%-7%为宜,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控制血压。
3.诊疗思路:暂调整降糖方案:诺和锐30:早10u晚8uih餐前即刻+盐酸二甲双胍:0.5potid;余治疗方案不变,继续监测血糖谱;;1.结果分析:调整降糖??案后观察患者血糖水平明显下降,且于次日出现午餐前低血糖症(3.2mmol/l),观察患者血压水平出现下降:三日分别为:126/66mmHg、130/60mmHg、115/57mmHg,自诉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明显改善。因患者仍出现低血糖症,考虑进一步调整降糖方案,同时调整降压方案;
2.诊疗思路:暂调整降糖方案:地特胰岛素:8uihqd+盐酸二甲双胍:0.5potid;调整降压方案由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片pobid为厄贝沙坦:150mgpoqd,暂停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续观。
;;日期;非药物治疗: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餐后适量运动,加强生活管理;
血糖监测方案:每周监测全天7次血糖谱,每3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每年复查眼底、尿肾功、感觉阈值;
药物治疗方案:
降糖方案:地特胰岛素:8u皮下注射每日1次+盐酸二甲双胍:0.5口服每日3次;
其他药物:厄贝沙坦:150mg口服每日1次。;
为什么该患者无低血糖临床表现?
患者入院查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谱均高,此种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降低低血糖风险?;轻度症状
重度症状
;;;
;;提高警惕,低血糖普遍存在于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不少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背后是更加凶险的低血糖,甚至有些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谱较高的病人也不排除低血糖的可能
与健康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防御机制受损
低血糖防御机制受损会导致低血糖发作的恶性循环
低血糖给诸多组织及器官带来严重危害
除了心慌、出汗等典型表现外,低血糖还有很多易被忽视的不典型表现,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应提高警惕,降糖治疗过程中,警惕胰岛素剂量调整不宜过快过猛,警惕药物性低血糖风险
低血糖的治疗应双管齐下
按照指南推荐的诊治流程治疗低血糖
对患者进行教育,使其掌握一定的自救常识
低血糖重在预防
针对诱因,加强患者的防范意识,规范自我血糖监测行为,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后,寻找偶然因素后的必然。
选择低血糖风险小的降糖方案,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