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洗涤剂生产许可实地核查工作.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X系列液体餐具食品机械洗涤剂 手洗餐具用洗涤剂 文件管理—制度和人员3.6 1 企业应制定技术文件管理制度⑵,文件的发布应经过正式批准,使用部门可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文件的修改应符合规定要求。 2 企业应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管理。 四 采购 质量 控制 采购控制—制度和委托加工4.1 1.1企业应制定原辅材料采购的管理制度⑶,对原辅材料的采购、检验或验证实施有效控制,保证产品所用原辅材料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1.2 企业如有外协加工等委托服务项目,应制定相应的质量安全管理控制⑷办法。 采购控制—原辅材料要求4.1 2 原辅材料必须提供检验合格证明或报告;表面活性剂、防腐剂、色素、香精等原辅材料符合本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 ㈣ 采购控制—供方评价4.1 3 企业应制定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辅材料的供方评价规定,并依据规定进行评价,选择合格供方,保存供方及外协单位名单和供货、协作记录。 采购文件—4.2 企业应制定采购计划、清单、协议、合同等采购文件并根据正式批准的采购文件合同进行采购。 采购检验—检验和验证4.3 企业应按规定对采购的原辅材料、零部件以及外协件进行质量检验或者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质量验证,检验或验证的记录应该齐全。 五 生产 过程 控制 工艺管理—制度和执行5.1 1 企业应制定工艺管理制度⑸及考核办法,并严格进行管理和考核。 3 生产人员应严格执行工艺管理制度,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 工艺管理—台帐5.1 2企业应建立原辅材料使用台帐,不得使用受污染的原料。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原辅材料的使用进行监控,防止因原辅材料使用不当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产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不得使用“中水”及其他有害物质超标水作为生产用水。 质量控制—质控点5.2 1 企业应明确设置关键质量控制点,识别工艺过程质量安全的危害因素,对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进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质控点记录5.2 2 企业应制订关键质量安全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并依据程序实施严格监控,并建立可追溯性记录。 ㈤ 产品包装、标签标识—5.3 1.1企业应规定产品包装、标识方法并进行标识。 1.2产品应具有合格证明和产品标签。 1.3产品包装标识、标志、标签符合本实施细则要求。 产品包装、标签标识—5.3 1.4小包装质量:(1)小包装要牢固,不泄漏。(2)小包装标志:应有产品名称、性能、用途、主要有效成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必要时注明安全警告)、执行标准、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初次申请除外)、净含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批号和限用日期)、生产者名称、地址及邮政编码等(机洗产品必须标明“适用于机洗”等字样);标识、图案和文字应端正、清晰、牢固、易于识别。 产品包装、标签标识—5.3 1.5大包装质量:(1)大包装应牢固、结实、整齐。(2)大包装标志:应有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小包装规格及数量、货箱毛重、箱体尺寸、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生产者名称、地址及邮政编码、防水防潮等。机洗产品必须标明适用于机洗等字样;标识、图案和文字应端正、清晰、牢固、易于识别。 运输搬运贮存—5.4 1 运输工具应清洁,在搬运和贮存过程中应加强防护,防止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出现损伤、污染。 六 产品 质量 检验 检验管理—制度和记录6.1 1 企业应有独立行使权力的质量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并制定质量检验管理制度⑹以及检验、试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⑺。 2 企业有完整、准确、真实的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 过程检验—检验和人标识6.2 企业在生产中要按规定开展过程质量检验,做好检验记录,并对产品的检验状态进行标识。 检验管理—检验和报告6.3 企业应按相关标准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做好原始记录,出具产品检验报告、合格证明 ㈥ 委托检验—6.4 如产品标准要求型式试验或定期检验而需要进行委托检验时,应委托有法定检验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不合格品—程序和召回6.5 1 企业应制订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按规定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处置,有效防止不合格品以合格品出厂。 2 应建立详细记录产品销售流向的销售记录,制定对已售出的不合格产品(涉及人身安全)的召回制度。 退货品—6.6 1 对退货品应制定退货品管理制度⑻,对不合格退货品要按不合格品处理。 七 安全防护 及 行业特殊要求 安全生产—制度和人防护7.1 1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生产制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