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精品解析.docx
第PAGE23页/共NUMPAGES23页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妈妈做的饭总会激起你的食欲,那种味道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进餐时,食物进入人体后,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才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人体内最大的外分泌腺,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
B.③内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消化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C.④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外分泌腺的分泌物由导管进入②
D.⑤既是消化又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①肝脏,②大肠,③胃,④胰腺,⑤小肠。
【详解】A.①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储存在胆囊中,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正确。
B.③是胃,胃内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消化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B正确。
C.④胰腺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是胰岛,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外分泌腺的分泌物是胰液,通过导管进入⑤小肠内,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促进多种物质的消化,C错误。
D.⑤小肠既是消化又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D正确。
故选C
2.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均衡的营养能够保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图一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二曲线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I层食物中淀粉的消化过程可用图二中曲线②表示
B.图一Ⅱ层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适量食用可预防夜盲症
C.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要适量多吃图一中Ⅲ、IV层食物
D.图一中V层食物被消化的部位是图二中的乙部位
【答案】C
【解析】
【分析】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图一“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其中Ⅰ层主要含有糖类;Ⅱ层主要含有维生素;Ⅲ层和Ⅳ层主要含有蛋白质;Ⅴ层主要含有脂肪。图二中横坐标依次表示消化道的各个器官,其中甲是咽和食道,乙是胃,丙是小肠;纵坐标表示食物未被消化的程度,曲线①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曲线②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曲线③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详解】A.图一中Ⅰ层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因此图一所示的I层食物中淀粉的消化过程可用图二中曲线①表示,A错误。
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因此图一Ⅱ层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适量食用可预防坏血病,B错误。
C.蛋白质是构建和修复人体的重要原料,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对蛋白质的需求大,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故应多吃图一中Ⅲ、Ⅳ层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C正确。
D.图一中Ⅴ层食物中主要含有脂肪,脂肪最初被消化的部位是图二中的丙部位(小肠),D错误。
故选C。
3.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及其生理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空气经呼吸道处理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B.膈肌收缩时肺内气压变化如CE段所示
C.吸气结束的瞬间是C点
D.溺水造成呼吸暂停是因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受阻
【答案】B
【解析】
【分析】A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曲线CE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
【详解】A.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A正确。
B.AC段为吸气,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B错误。
C.吸气结束的瞬间是C点,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C正确。
D.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肺通气,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所以溺水造成呼吸暂停是阻止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D正确。
故选B。
4.为了分析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变化,李林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两个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