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科学社会学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讲 科学社会学 科学职业化的形成历程 科学中心的转移 科学家行为的社会规范(科学精神) 科学奖励制度与马太效应 学术造假现象及原因分析 一、科学家角色的出现和科学社会 体制的形成 (一)科学家角色的出现 角色:社会学上对从事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的社会职业的人们的一种称呼。 早期的科学研究由哲学家和技术人员完成,因而,只有做出科学贡献的人物,而没有独立身份的科学家。 科学家(scientist) 这一术语于19世纪30年代由英国哲学家威廉·惠威尔创造。 19世纪后半叶,随着社会、商人等对科学的稳定赞助,随着固定的实验室、研究团体的产生,才形成了稳定的科学家职业角色。 (二)科学职业化的形成历程 科学体制化的开端:17世纪英国的业余科学家和皇家学会(1660年成立) ;此时科学中心由意大利传至英国。特点:业余科学、业余科学家。 科学专门职业化的第一步:法兰西科学院(1666年成立)和专家科学(精英科学);此时科学中心由英国传至法国. 科学活动的专门职业化:在德国,产生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大学教师、工业实验室和政府实验室中的科学家,走出了迈向研究型大学的第一步;此时科学中心由法国传至德国. 科学体制化的进展:研究型大学的进一步完善是由美国完成的,科学也从此由小科学发展为大科学。此时美国是世界科学中心. 二、近代以来科学中心的转移 科学中心,指一定历史时期的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科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科学成果最多(超过世界25%),成为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 历史上科学中心转移的大致路线是:从意大利(1540-1610)经英国(1600-1730)法国(1770-1830)到德国(1830-1920),尔后又转移到了美国,在每个国家大致停留80年左右。 世界科学中心路线图: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思考:下一个科学中心将是哪一个国家?为什么美国现在仍然是世界科学中心?(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环境的影响) 三、科学家行为的社会规范(科学精神) 普遍主义(Universalism) (默顿) : A. 科学的标准到处都是一样的。 B.科学事业向所有天才开放,人们追求真理、学习与科学研究的机会是普遍的。 公有主义(communism) (默顿) : A. 所有创造新知识的人都必须把他的知识成果公之于众,发表,进入公共档案,这些科学知识、原理、定律,广为流传,任何人可自由学习、利用,不必向其创造者付代价。 B. 以个人命名的定律和理论不归于发明者及其后代所有,也不给这些人利用和支配的特殊权利。 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默顿): A. 从事科学活动、创造科学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谋取私利。 B. 科学研究在于探索和发现,是内在的科学兴趣。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Organized scepticism) (默顿) : A.可以对固有观念、权威提出疑问。 B. 不能人为设定绝对固定不变的界限。 C.对所有科学知识都要仔细检验。 D.对发现的错误应公开宣布。 独创性(Originality)(约翰.齐曼) A.世俗层次上:每篇论文必须具有某种新的贡献(新问题、新数据、新观点、新学说等) B.理想层次上:同时具备以上各方面的创新。 以上五个科学精神简称 :CUDOS 四、科学奖励制度与马太效应 (一)科学奖励制度 科学奖励就是对科学家作出发现的的优先权的承认; 奖励系统的实质:成就——承认(优先权) “科学王国的基本通货是承认”——加斯通 承认的形式:职位承认和声望承认 (二)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 揭示了存在于科学奖励制度中的一种现象——优势积累效应,也被称为“棘轮效应”。 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而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新约全书中马太福音第25章的寓言: 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 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