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丸_普济方卷二○八_减法方剂树.doc
PAGE5
桃花丸_普济方卷二○八_减法方剂树TOC\o1-3\h\z\u
桃花丸_普济方卷二○八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3
1.1. 组成:良姜、赤石脂、干姜、五灵脂各等分。 3
1.2. 功效:泄泻不止。 3
1.3. 来源:《普济方》卷二○八。 3
2. 桃花丸 3
2.1. 减:良姜、五灵脂 3
2.2. 组成:赤石脂10两,干姜10两。 3
2.3. 功效:冷痢,脐下搅痛。小儿脱肛。 3
2.4. 来源:《千金》卷十五 3
3. 桃花丸 3
3.1. 减:良姜、五灵脂 3
3.2. 组成:赤石脂1两,干姜1两(炮)。 3
3.3. 功效:赤白痢,日夜无度,攻脐腹痛。 3
3.4.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3
4. 干姜丸 3
4.1. 减:良姜、五灵脂 3
4.2. 组成:干姜10两,赤石脂6两。 3
4.3. 功效:胃中冷不能食,或食已不消。 3
4.4. 来源:《千金翼》卷十九 4
5. 二姜丸 4
5.1. 减:赤石脂、五灵脂 4
5.2. 组成:干姜(炮)、良姜(去芦头)各等分。 4
5.3. 功效:心脾疼痛;一切冷物所伤。 4
5.4. 来源:《局方》卷三(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4
6. 二姜丸 4
6.1. 减:赤石脂、五灵脂 4
6.2. 组成:良姜3两,干姜(炮)3两。 4
6.3. 功效:痼冷,腹痛脉迟者。 4
6.4. 来源:《医学启源》卷十一 4
7. 二姜丸 4
7.1. 减:赤石脂、五灵脂 4
7.2. 组成:干姜、良姜各等分。 4
7.3. 功效:痹疾,发寒热似疟;亦治疟疾。 4
7.4. 来源:《卫生总微》卷十六 4
8. 二姜汤 4
8.1. 减:赤石脂、五灵脂 4
8.2. 组成:干姜1两(炮),良姜1两(生)。 5
8.3. 功效:疟疾;脓血泻利。 5
8.4.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烟霞圣效方》 5
9. 赤石脂丸 5
9.1. 减:良姜、五灵脂 5
9.2. 组成:赤石脂、干姜(炮)各等分。 5
9.3. 功效:泄泻虚滑无度。 5
9.4. 来源:《卫生总微》卷十 5
10. 赤石脂散 5
10.1. 减:良姜、五灵脂 5
10.2. 组成:赤石脂1两,干姜(炮)3分。 5
10.3. 功效:白脓痢。泄泻虚滑无度。 5
10.4.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5
原方
组成:良姜、赤石脂、干姜、五灵脂各等分。
功效:泄泻不止。
来源:《普济方》卷二○八。
桃花丸
减:良姜、五灵脂
组成:赤石脂10两,干姜10两。
功效:冷痢,脐下搅痛。小儿脱肛。
来源:《千金》卷十五
桃花丸
减:良姜、五灵脂
组成:赤石脂1两,干姜1两(炮)。
功效:赤白痢,日夜无度,攻脐腹痛。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干姜丸
减:良姜、五灵脂
组成:干姜10两,赤石脂6两。
功效:胃中冷不能食,或食已不消。
来源:《千金翼》卷十九
二姜丸
减:赤石脂、五灵脂
组成:干姜(炮)、良姜(去芦头)各等分。
功效:心脾疼痛;一切冷物所伤。
来源:《局方》卷三(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二姜丸
减:赤石脂、五灵脂
组成:良姜3两,干姜(炮)3两。
功效:痼冷,腹痛脉迟者。
来源:《医学启源》卷十一
二姜丸
减:赤石脂、五灵脂
组成:干姜、良姜各等分。
功效:痹疾,发寒热似疟;亦治疟疾。
来源:《卫生总微》卷十六
二姜汤
减:赤石脂、五灵脂
组成:干姜1两(炮),良姜1两(生)。
功效:疟疾;脓血泻利。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烟霞圣效方》
赤石脂丸
减:良姜、五灵脂
组成:赤石脂、干姜(炮)各等分。
功效:泄泻虚滑无度。
来源:《卫生总微》卷十
赤石脂散
减:良姜、五灵脂
组成:赤石脂1两,干姜(炮)3分。
功效:白脓痢。泄泻虚滑无度。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