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的新词现象.pdf
现代汉语中的新词现象
现代汉语中的新词现象
摘要:社会不断地变化,发展,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
展而不断变化的,特别是语言里的词汇,更是处在不
断的发展变化中。新词的产生有很多的原因,地域的
交流,新事物的产生等等。这也就使得新词的种类很
多,网络语言、数字语、广告语等等,特别是网络语
言达到近乎疯狂的程度。新词的产生,反映了社会交
际的需要,丰富了语言的内容。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
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也不可避免地继续发展下去。
对于新词现象,人们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专家学者的
意见以承认为主。对于新词我们应采取宽容、容纳的
态度,解决存在的问题,引导它,规范它,使之具有
强大的生命力以丰富我们的语言。
关键词:新词,新词现象,网络语言,规范
恩格斯说:“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个解释是唯一正确的,拿动
物来比较,就可以证明。动物,甚至高度发展的动物,彼此要传达的东西很少,……此外,
他们还获得了如对人依恋,感激等等表现感情的能力,在这种能力以前对他们来说是陌生
的。和这些动物经常交往的人很难避开这样的信念。这些动物现在感到没有说话能力是个
缺陷。”从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出语言是人在生产劳动中因为必须进行交际,进行合作,生
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劳动过程中,在社会生活中,人类以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生活在
社会中的人类不能离开语言,离开语言的社会是不存在的。语言也就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
展,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人类对语言的认识研究和使用,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政
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下,语言就随着一些东西被淘汰或需要其他的词来代
替或消失,也就出现一些社会现象而不断丰富它适应它,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出
现了许多新词,这里所谓的“新”一是从未出现的词语,二是本有的词赋予了它新的意义。
这些年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新词的出现如雨后春笋般。近年来甚至出现了“一天
出现三个新词”的现象。本文就新词中的“网络语言”展开叙述。
语言折射社会发展的轨迹,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新词
新语。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经在《汉语史稿》中说:“五·四运动以后,一方面把已
经通行的新词巩固下来;另一方面还不断的创造新词,以适应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从
词汇的角度来看,最近五十年来汉语发展的速度超过以前的几千年。”
继“五·四”运动之后,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是新词语发展的第二高峰。诸如“公
私和营”之类的大量新词潮水般涌现。而第三个高潮,就是改革开放之后的这二十几年。
新事物、新概念、新现象层出不穷,而且随着社会开放程度而不同,人们在文化上的宽容
度也随之加大,于是新词新语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形态。新词语的产生,反映了社会交
际的需要。科技或社会生活方面的新事物产生了,就需要有新的词语来表示它们。上网、
下载、转基因、试管婴儿、物业、信用卡、一国两制等许许多多新词新语,就是这样应运
而生的。还有一些新词语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例如两代人之间价值观念,心理状
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很自然地用到“代沟”这个词。在社会生活中,以某种
厉害关系共处的双方,不一定都是彼消此长,甚至你死我活。如果双方本着互谅互让的精
神,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会取得没有输家,都是赢家的结果。这几年,称述这种双方都
受益的情况用到一个恰当的词——“双赢”。有些新词则反映出语言使用求新求雅的心理。
比如,汉语里原来有“卷铺盖”一词,意思是因解雇或辞职而离开工作的地方。这些年用
的更多的是一个新词“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相比之下,“炒鱿鱼”
比“卷铺盖”不仅显得新奇而且有幽默感,人们更喜欢使用。
社会多元化,语言也自然鲜活、多样了。而且社这样会越开放新词语也就越活跃。我
们这里谈到的新词语,有的是新造的,有的是从外来语借鉴而来的,有的是从方言中借鉴
而来的,另外还有的是通过语言本身的一些手法减缩的,有的是通过修辞手法得来的等待。
二
面对新生词语的大量出现,有人提出现代汉语急需规范,呼声认为很多外来词,流行
语,缩略语……或者是胡编乱造的新潮,或者是莫名其妙的符号链,有害于语言的纯洁和
健康,是语言垃圾,应加以剔除和掘弃。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博士张鑫先生谈到这个问题时诙谐的说:“语言根本不存在污染问
题,‘哇塞’、‘帅呆’、在老人眼里也许被认为是污染,可对于新新一代就是血肉,就是精
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