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文档:第10章 化学实验基础 第2节 课时分层训练31 Word版含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时分层训练(三十一)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A组 专项基础达标
(建议用时:30分钟)
1.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离Br2和苯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进行分液
B.验证Fe2(SO4)3溶液中含Fe2+的方法是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C.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溶质已变质
D.提纯混有少量NaCl的KNO3的过程是:加热溶解→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A [Br2与苯互溶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法分离。]
2.(2014·全国卷Ⅰ节选)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 )
B [蒸馏操作时,用直形冷凝管,温度计水银球放至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3.(2014·重庆高考)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的是( )
【导学号
A.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
B.用湿润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
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
D.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
C [SO3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K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含氧酸盐:SO3+2KOH===K2SO4+H2O,SO2+2KOH===K2SO3+H2O,且都无明显现象,不能实现鉴别目的,选项A不正确。Br2(g)和NO2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都能将I-氧化为I2而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不能实现鉴别目的,选项B不正确。NaAlO2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反应:2NaAlO2+3H2O+CO2===2Al(OH)3↓+Na2CO3,有白色沉淀生成,CH3COONa溶液中通入CO2不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可实现鉴别目的,选项C正确。BaCl2溶液与AgNO3溶液可发生反应:Cl-+Ag+===AgCl↓,产生白色沉淀,BaCl2溶液与K2SO4溶液可发生反应:Ba2++SO===BaSO4↓,也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实现鉴别目的,选项D不正确。]
4.(2017·唐山模拟)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反应温度要控制在115 ℃~125 ℃之间,其他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乙酸 1-丁醇 乙酸丁酯 98%浓硫酸 沸点 117.9 ℃ 117.2 ℃ 126.3 ℃ 338.0 ℃ 溶解性 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微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与水混溶 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叙述错误的是( )
【导学号
A.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乙酸丁酯的原因:乙酸丁酯的沸点高
B.不用水浴加热的原因:乙酸丁酯的沸点高于100 ℃
C.从反应后混合物中分离出粗品的方法:用Na2CO3溶液洗涤后分液
D.由粗品制精品需要进行的操作:加吸水剂、蒸馏
B [不用水浴加热的原因不是因为乙酸丁酯的沸点高而是反应温度高于水的沸点。]
5.(2017·洛阳统考)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NH3(H2O) 碱石灰 洗气 B H2O(Br2) CCl4 萃取、分液 C KCl固体(I2) KOH溶液 加热 D MgCl2溶液(FeCl2) NaOH溶液 过滤 B [用碱石灰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称为干燥,不能称为洗气,A项错误;用四氯化碳作萃取剂,通过萃取、分液除去水中溶解的溴,B项正确;正确的做法是直接加热使I2挥发,C项错误;MgCl2和FeCl2的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Mg2+和Fe2+都生成沉淀,D项错误。]
6.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SO、Al3+、I-、Mg2+、Na+7种离子中的某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
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
据此可以判断,该溶液肯定不存在的离子组是( )
A.Al3+、Mg2+、SO B.Mg2+、CO、I-
C.Al3+、SO、I- D.Al3+、Br-、SO
A [根据①溶液中有Br-和CO,根据离子共存原则,不存在Al3+、Mg2+;根据②溶液中无SO;根据③不能确定是否含有I-,因为在①中氯水可能把I-氧化成IO,致使溶液不变蓝色。]
7.(2017·福建普通高中质检)7瓶分别含有Ca2+、Fe3+、Al3+、Mg2+、Fe2+、NH、Na+的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该试剂是( )
A.KMnO4溶液 B.KSCN溶液
C.NaOH溶液 D.氨水
C [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含有Fe3+;先产生白色沉淀,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的含有Fe2+;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又消失的含有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