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肢术结合辅助化疗治疗肢体IIB期骨肉瘤.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建方法 瘤骨灭活再植 异体骨移植 人工关节置换 本组人工关节置换较少,三者之间各有优缺点,其并发症与重建方法无显著相关 病例介绍 病例一 陈XX,男性,16岁,因股骨下端骨肉瘤于1992年入院,行术前高温隔离灌注化疗,肿瘤切除术瘤骨灭活再植。现无瘤生存,职业为基督教传教士。 术前与术后6年复查片 术后6年随访情况 术后6年随访情况 病例二 屠XX,男性,16岁,因腓骨骨肉瘤于1993年入院,行术前高温隔离灌注化疗,肿瘤切除术,无瘤生存,现为木雕工,并已婚。 肿瘤切除标本 术后5年随访 病例三 严XX,男性,20岁,因胫骨上端骨肉瘤而于1991入院,行肿瘤切除异体半关节移植,至今无瘤生存,现为供销人员。 术前X线片 术中和术后6年复查片 术后功能情况 病例四 高X,男性,17岁,因股骨下端骨肉瘤而1991年入院。行肿瘤切除,异体半关节移植,现术后10年,无瘤生存,职业:小书店职员。 术前和术后X线片 术中 术后随访 病例五 洪X,女性,15岁,因股骨下端骨肉瘤而于1990入院,行肿瘤切除,瘤骨灭活再植,术后4年出现骨水泥反应,局部窦道反复形成,经前后3次清创后,仍有反复而行复合人工关节置换。现无瘤生存,为当地一家电台的播音员。 化疗前后的血管造影片 二次手术后的X线片 术后早期CPM锻炼 术后随访情况 病例六 董XX,女性,18岁,因胫骨上端骨肉瘤而于1990入院,行肿瘤切除瘤骨灭活再植,至今无瘤生存,现已婚,并育有6岁的女孩。 术前和术后片 术后9年复查片 术后半年功能情况 术后9年随访情况 总之,化疗和保肢手术完全改变了骨肉瘤患者的预后,但其治疗结果还远未达到满意的程度,仍有40~50%的患者在积极的治疗过程中发生转移或复发。 我们的治疗方案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化疗的剂量强度和骨缺损的修复方法等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 骨肉瘤是一种十分难治的疾病,它的完全根治,需要我们,乃至今后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保肢术结合辅助化疗治疗肢体IIB期骨肉瘤 前言 国外有效的化疗,肢体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50%~80%,并且三分之二患者的病肢可以得到保留 国内有关骨肉瘤保肢的综合治疗及较长期随访的报道甚少 我们于1989年6月开始进行了骨肉瘤的综合治疗,至今随访超过3年以上的保肢术共35例(平均随访5年8个月) 材 料 与 方 法 病例选择标准 经胸部平片或CT扫描和骨扫描排除远处转移 在保肢手术的前提下,接受完整化疗或在化疗过程中发生转移或复发的病例 位于肢体经切开活检证实为高度恶性骨肉瘤 临床资料 35例肢体骨肉瘤,年龄15~36岁,平均20.34岁;其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发病部位:股骨下端22例,胫骨上端7例,肱骨上端3例,腓骨上端2例和股骨上端1例 病理亚型:成骨细胞型23例,成软骨细胞型6例,成纤维细胞型3例和其它类型3例 治疗流程 临床和影像学检查 切开活检 外科分期评估 术前化疗 外科分期再评估 手术和肿瘤坏死率评估 术后化疗 高温隔离肢体灌注化疗 条件;肿瘤温度≥420C、肌肉温度<430C 药物:全身静脉给阿霉素30mg/m2、 局部顺铂150mg/m2或卡铂800mg/m2 时间:肢体温度达到370C开始加药,加药 后持续灌注1小时 术中多个点温机监测肢体和肿瘤内温度 患肢的股动静脉与心肺机连接 灌注过程 肿瘤坏死率评估 从10处取材,8个取自周边,2个取自中央,每标本随机切取2张病理片,每片随机抽看5个镜野,共100个镜野,计数存活肿瘤细胞。各镜野存活肿瘤细胞数平均值为 选取化疗前活检标本的病理切片,随机抽看5个镜野,计数肿瘤细胞,取其平均值M作为基数 肿瘤细胞坏死率=(1-N/M)×100% 肿瘤切缘评估 所有切除标本均经手术医师肉眼观察肿瘤切缘之后,在包膜最簿处(通常系毗邻血管神经束部位)取材由病理医师作手术切缘的评估, 重建方法 瘤骨灭活再植17例 异体半关节移植9例 人工关节置换4例 Linberg手术3例 腓骨切除2例 随访方法 术后1年内,每月复查一次胸片和患肢局部的正侧位片 术后1~2年,每二月一次X线检查 术后2~3年,每三月一次X线检查 术后3年以后每半年一次常规检查 在随访期间对疑有复发或转移病例,则进行骨扫描和CT扫描等检查。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7.0统计软件作统计学处理。 Kaplan—Meier评估无瘤生存率,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检验肿瘤细胞坏死率与无瘤生存率、肿瘤局部复发与肿瘤细胞坏死率和手切缘间的关系, Cox模型分析法估计各种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肿瘤细胞坏死率与肿瘤切缘 31例接受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