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课件.ppt

发布:2025-03-06约1.26万字共8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

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

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重症科

杨自生

1

背景与目的

血管内置管是ICU病房不可或缺的处置

手段,是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平安输液及

静脉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

2

导管的相应并发症的增多,一方面延长

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死亡率,另一方面也加

重了医疗负担。因此为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

降低医疗本钱,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导管相关

感染的发生就更为迫切。该指南的目的就是

标准临床导管相关感染的管理。

3

说明:推荐级别

A至少有2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B仅有1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C仅有Ⅱ级研究结果支持

D至少有1项III级研究结果支持

E仅有Ⅳ级或Ⅴ级研究结果支持

4

说明:研究文献分级

Ⅰ大样本、随机研究,结论确定,假阳性或假

阴性错误的风险较低

Ⅱ小样本、随机研究,结论不确定,假阳性和

〔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高

III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

Ⅳ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Ⅴ系列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5

主要内容

6

血管内导管类型

一、根据置入血管类型分为:周围静脉导

管,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

二、根据穿刺部位分为:周围静脉导管,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锁骨下静脉导管,

股静脉导管,颈内静脉导管;

7

血管内导管类型:周围静脉导管

<8cm,长期留置可引起静脉炎,但很少发生

血行感染。

8

血管内导管类型:中心静脉导管

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穿刺解剖图

9

血管内导管类型:中心静脉导管

10

血管内导管类型:中心静脉导管

≥8cm,长度受患者身材影响;大多数导管相

关血行感染〔CRBSI〕与此类导管相关。

11

血管内导管类型:中心静脉导管

PICC

≥20cm,长度受患者身材影响。比非隧道式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低。

12

血管内导管类型:动脉导管

<8cm,发生感染危险低,很少引起血行感

染。

13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概念

一、导管病原菌定植:导管头部、皮下

局部或导管接头处定量或半定量培养,确认有

微生物生长[15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Unit,CFU)];

14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概念

二、出口部位感染:是指出口部位2cm

内的红斑、硬结和(或)触痛;或导管出口部

位的渗出物培养出微生物,可伴有其他感染

征象和病症,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15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概念

三、隧道感染:指导管出口部位,沿导

管隧道的触痛、红斑和/或大于2cm的硬结,

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16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概念

四、皮下囊感染:指完全植入血管内装

置皮下囊内有感染性积液;常有外表皮肤组

织触痛、红斑和/或硬结;自发的破裂或引流,

或外表皮肤的坏死。可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17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概念

五、导管相关血行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