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一年级科学教案.pdf
第一单元植物
1.1我们知道的植物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目标:
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尝试种植植物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
1.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
种植一棵植物,观察并记录。
四、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
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植物、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界中生长着许多植物。人类已经发现的植物约有30
多万种。
2.那我们就一起走进植物世界吧,并在丰富的自然环境中辨识植物。植物有
的生长在陆地上,有的生长在水里;有的高,有的矮,多种多样的。
二、认识书上图中的植物
1.观察P1的图,或播放有关的视频,问:图中哪些是植物?
2.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1)回忆并交流原有的知识
(2)要描述自己知道的植物是什么样的。比如: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叶子是
什么样子的?生长在哪里?等。
(3)根据学生回答,及时记录全班学生的看法,将信息汇总并保存下来,形成
班级记录表。
3.找找课本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1)图上有多少种植物?
(2)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
(3)根据学生回答记录班级记录表中。
(4)图中有一只蝴蝶,那蝴蝶是植物吗?并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4,塑料花是植物吗?
(1)蝴蝶不是植物,那塑料花是植物吗?(出示植物与塑料花的实物)
(2)讨论塑料花不是植物的理由是什么?
(3)进一步解释植物。
三、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1.课前同学们采集了一些植物、搜集了一些有关植物的资料•,下面在组内给
同学介绍一下。
2.选择组内你们认为最新鲜最有趣的资料或采集的植物介绍给大家。
四、认识校园中的一些植物
1.我们校园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植物,看一看你们认识哪些。
2.校园里的植物,在冬天哪些是落叶的?哪些是落叶的?
五、扩展活动
课外选择一种方法种一种植物,通过画图或拍照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
1.2观察一棵植物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2.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
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
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
识。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在观察
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环节: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
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一一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
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