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知识精研】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发布:2025-03-12约1.38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合共生——

中华民族为何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将何去何从?

壹危亡发出怒吼声

壹·危亡发出怒吼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鲸吞东北,觊觎华北,策划“华北事变”,华北危机!黄河危机!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后天津沦陷,山东沦陷,山西沦陷……中华大地狼烟四起,中华民族面临存亡危机!

贰风雨不动安如山

壹·危亡发出怒吼声1937年8月淞沪会战1937年9月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1938年1月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1938年6月武汉会战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

壹·危亡发出怒吼声战役时间力量对比结果及影响淞沪会战1937.8月-11月中国约70万日本约22万上海沦陷,中国军队毙伤日军4万余人,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企图。太原会战1937.9月-11月中国约28万日本约14万八路军参加忻口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1938.1月—5月中国约100万日本约30万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1万余人,取得台儿庄大捷,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武汉会战1938.6月-10月中国约110万日本约25万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共毙伤日军近4万人,武汉、广州的陷落,标志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中国约17万日本约10万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贰·风雨不动安如山毛泽东《论持久战》主要内容第一,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第二,分析敌我双方的特点,包括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等,并进一步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也有不少有利条件,但敌人在退步,中国在进步,并将取得对日作战的最后胜利。

贰·风雨不动安如山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贰·风雨不动安如山军事上——百团大战时间:1940年下半年指挥:彭德怀规模: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余万人战果:毙伤日伪军2万多人,破坏铁路474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摧毁大量敌人据点,缴获大批物资,打破了日军“囚笼”。

海外华侨在陈嘉庚的侨领的号召和领导下,积极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贰·风雨不动安如山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

叁数万同胞共抗敌

肆胜利歌声世界传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是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话

感谢倾听!敬请指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