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然资源学第五章.ppt

发布:2016-03-30约5.87千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自然资源生态过程 重点: 生态学,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换与网络关系。 认识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系统中熵的关系及人类在其中所起的调控作用。 人的命脉在于田; 田的命脉在于水; 水的命脉在于山; 水的命脉在于土; 土的命脉在于树。 2012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第一节 生态学基本概念 一、生态系统 1、生态学与生态系统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人类)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人类生态学:研究人类与其环境关系。 ——人类生态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任何生态系统对其所能支持的生命物质总量都有一个自然极限;在这个自然极限范围内,人类文化的调整起着极大的作用。 自然资源过程研究必然要涉及到各种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活生命物质与其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包括人对自然系统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概念要注意两点:即这一概念可用于任何尺度上;二是生态系统内成分的复杂作用。 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 长江黄河每年从青海省带走的泥沙量 10几亿人的救命稻草 野生水稻 二、人类生态系统 1、生物圈、智能圈与人类生态系统 ——生态圈:地球及其所有生态系统的总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生物圈:地球表层由生命控制的完整动态系统,其范围包括岩石圈、水圈和气圈相互交汇的整个地球表层。 ——智能圈:指超越生物圈的生灵圈,又被称为理智圈,即受人类控制和影响的生物圈,包括农业圈(农业生态系统)和技术圈(工业生态系统)。 ——人类圈:是现代生物圈的一部分,或生物圈发展的现阶段。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福利 ——供给功能: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各种产品 ——调节功能: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过程的调节作用获得的收益 ——文化功能:指通过丰富精神生活、发展认知、大脑思考、消遣娱乐、以及美学欣赏等方式,从而使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非物质效益 ——支持功能:指生态系统生产和支撑其他服务功能的基础功能 ——人类福利:具有多重成分,包括维持高质量的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自由权与选择权、健康、良好的社会关系,以及安全等。通过与生态系统之间可持续的相互作用,人类可以提高自己的福利水平。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驱动力 掌握能量的输入和输出途径及其限制因素,以达到高产目的,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分配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 食物链中的能量过程 可以用金字塔现象表示生态系统中的各营养级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关系。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及其网络关系 各营养级上都有复杂的营养关系,所以这些关系连接起来,就形成所谓食物网。若再考虑其他一些关系,如对空间的竞争关系和其他竞争形式,那么实际生态系统中的关系就扩展为图中网络。 二、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物 生态系统中氮循环主要途径 总结 陆地生态系统存储碳2.28亿吨,森林生态系统存储1.14亿吨。 意义? 生态系统中磷的循环 几种重要无机物 第三节 生物的资源意义 一 、生物生产力及其资源意义 1、净第一性生产 第一性生产力是绿色植物呼吸后所剩下的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固定的能量或所生产的有机物质,即是总第一性生产量减去植物呼吸作用所剩下的能量或有机物质表6-1)。净第一性生产虽然不能全部直接获取,代表了一个地区或国家在一个长时期里的可更新生物资源,也显示了一个国家对生物产品的自给程度。 2、第二性生产 第二性生产的测算法是用净生长效率:净生长效率=用于生长的能量÷消耗掉的能量。 可见第二性生产不仅受到第一性生产的限制,还受第一性产物被食草动物利用的程度以及它们转化为动物组织的效果限制。 生物生产力的全部讨论对于资源过程的意义概括起来就是极限。 动物类群 小型土壤动物:一般体宽在100μm以下,包括线虫、轮虫、螨。不能碎裂枯枝落叶,属粘附类型。 中型土壤动物:一般体宽100μm——2mm ,包括蝉尾目昆虫、原尾虫、螨类、线蚓类、双翅目幼虫和一些小型鞘翅目昆虫,主要作用是调节微生物种群的大小和对大型动物粪便进行处理和加工; 大型和巨型土壤动物:主要包括各种取食枯枝落叶的节肢动物,如千足类、等足类、端足类的蜗牛、蚯蚓等,是碎裂植物残叶和翻动土壤的主力。对有机物分解和土壤结构有明显影响。 二、生物多样性及其资源意义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包括: ① 遗传多样性,包括一个物种内个体之间和种群之间的差别; ② 物种多样性,指一个区域内动植物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类型; ③ 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指一个地区内各种各样的生境; ④ 功能多样性,指在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的不同作用。 每个水平的生物多样都具有实用价值;为我们提供大量野生的和家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