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同步课件: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章末整合必修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章末整合;物质经内环境出入细胞时跨越生物膜层数的计算;(1)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分子的跨膜层数分析
肠腔中葡萄糖分子→跨越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跨越小肠绒毛
周围毛细血管壁入血浆循环系统组织处毛细血管→跨越毛细
血管壁→组织液→组织细胞,共跨越三层细胞及一层细胞膜
(共计7层生物膜,14层磷脂分子)。;内环境稳态失衡与代谢;;血浆血液与内环境;【典例1】 (2011·济南一模,32)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
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脏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解析 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内环境稳态调节也即对细胞外液成分的调节,而红骨髓产生新细胞不属于细胞外液成分的调节。
答案 D ;内环境稳态失衡与代谢;【典例2】 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
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解析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内环境的渗透压、pH和温度等维持在适宜范围之内,为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创造了条件,这种稳态遭到破坏后,酶就不能正常发挥催化作用,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故选D。
答案 D;警示 代谢紊乱≠代谢速率降低,内环境稳态遭破坏时,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不可片面说成“代谢速率降低”。;【例1】 (2011·江苏小高考)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D.正常情况下内环???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解析 内环境不包括细胞内液。外环境的变化不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只有剧烈变化才有可能破坏稳态。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答案 B;【例2】 (2010·上海高考)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 )。
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
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
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
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
解析 毛细淋巴管阻塞,可导致组织液回流受阻,从而引起组织细胞间隙积聚液体,导致下肢肿胀。
答案 A;【例3】 (2011·江苏单科,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解析 在人体内环境中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远远大于渗入淋巴的量;CO2、尿素、神经递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机体的稳态指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仅成分稳定,机体不一定达到稳态。故D错误。
答案 D;考情分析 本专题与人体健康、生活实践联系密切,历年高考试题中都会涉及。命题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从高考试题来看,细胞内环境的局部模式图、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图等命题素材,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一些与内环境和稳态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等内容进行的综合命题,常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在2011年的高考试题中,福建卷第4题、广东卷第24题、山东卷第7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及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江苏卷第9题考查了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安徽卷第30题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