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吴语语音研究综述》.pdf

发布:2015-10-07约1.99万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2003 年第 6 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年 11 月 No . 6 . 2003 J our nal of Hangzhou Te achers Colle 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v . 2003 吴语语音研究综述 徐  越 (杭州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摘要 :吴语是我国的第二大方言 ,吴语研究尤其是吴语语音研究起步早 、论著多。吴语的全浊声母 、声调 、连续变调和小 称变调都曾经引起学术界的热烈讨论 ,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上述四个方面对吴语的语音研究作一综述 。 关键词 :吴语 ; 语音 ; 音调 ; 音变 ( ) 中图分类号 :H1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293/ Z 2003 06 - 0060 - 05   吴语分布于上海市 、江苏省东南部 、浙江省 、 不送气的等等 。描写和研究最详尽的首推赵元 江西省东北部 、福建省西北部以及安徽省南部古 任 :“一个带有浊声母的字在单念时和跟在另一个 宣州地区。地域上涉及苏沪浙赣闽徽五省一市 , 字后面一起念时 ,那个浊音声母是不一样的 ,前者 其中浙江省是吴语的主要分布地区。吴语的使用 处在开首位置上读成 ‘清音浊流’,后者处在两个 人口占汉族总人 口的的 8. 4 % 。无论是从分布的 元音当中 ,就都读成真的带音的辅音 ,也即真正的 ( ) 范围来考察还是从使用的人 口来统计 ,吴语都是 浊音”前中央史语所集刊第五本 。19 世纪中叶 我国第二大汉语方言 。自赵元任先生在《现代吴 已有语言学家注意到上海话中浊声母的发音特 语的研究》中提出“以有帮滂并 、端透定 、见溪群三 点 。Edkins 和赵元任比较一致地认为上海话中古 级分法为吴语特征”后 ,方言研究者都把塞音声母 浊塞擦声母在单念或作为连读上字时读清音 ,在 能否分为不送气清音 、送气清音和浊音作为划分 连读下字时读成浊音 。 吴语和非吴语的主要标准 。海内外研究吴语的专 曹剑芬《常阴沙话古全浊声母的发音特点》 ( 《中国语文》1982) 利用语图仪得出实验结论 :单 家学者很多 ,有关吴语的论著也很多 ,学术争论也 字 、连读字的前字的全浊声母不是清音浊流 ,而是 最热烈 。吴语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自 1988 年以 完全不带音的清音 ,在两字组后字上才是真浊音 。 来已先后举行了三次 ,这在方言界也是不多见的。 ( 石峰《苏州话浊塞音的声学特征》《吴语研究》 应该说吴语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本文就吴语的 1983) 用声学特征的理论 ,对苏州话的自然音节进 语音研究做如下四个方面的综述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