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ppt

发布:2016-12-18约3.56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年第二次月考 化学质量分析 提 纲 第一部分:试卷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学生答卷分析?? 第三部分: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部分: 应对措施 (一)命题思想 本次月考试题采用中考题型,计算题是光是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题型不是中考的计算题,考察的知识也只是我们上册书本的4个单元。全卷分四个大题,分别是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符合中考要求,试卷比较简单。本次试题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做题方法,这是学生在初中接触的第二次重要的化学考试,教会学生方法十分重要;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记忆和方法的养成。比如文字表达式的记忆,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科学探究问题的解答,正确学会化学符号理解化学式的写法和意义等。 第一部分:试卷基本情况 第一部分:试卷基本情况 试题类型与布局 化学试卷全卷满分60分。分别由:一、选择题(1—10小题);二、填空(11—16小题);三、实验与探究(17-18小题) ;四、计算题(19题)共四个大题19个小题组成。 第一部分:试卷基本情况 难易程度 较易试题 中等难度试题 较难试题 90% 10% 试题类型与布局 1.题型、题量、分值 题 型 选择题 填空 实验与探究 计算题 小题数 10 6 2 1 分 值 20分 22分 13分 5分 2.试题难易程度分布 第二部分: 学生答卷分析 班级 1 2 3 5 6 9 10 11 12 13 年级平均 平均分 33.20 33.93 30.85 30.53 37.22 26.69 31.33 30.68 28.67 30.09 31.02 及格率 42.22 55.56 47.83 46.67 58.70 31.11 40.00 36.36 23.91 42.22 42.46 优秀率 8.89 8.89 4.35 11.11 17.39 4.4 17.78 6.82 8.7 6.67 9.50 总评 30.75 37.57 32.34 33.10 41.84 24.01 32.09 28.18 22.77 30.26 31.29 第二部分: 学生答卷分析(双语班) 班级 4 8 14 年级总评 平均分 21.75 25.64 22.9 22.32 及格率 7.5 23.08 15.38 11.44 优秀率 0 2.56 0 1.28 总评 11.7 20 15.31 13.51 第二部分:汉语班 学生答卷分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0.80 0.91 0.57 0.78 0.34 0.68 0.53 0.34 0.66 0.4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0.30 0.29 0.63 0.27 0.54 0.30 0.60 0.64 0.46 选择题答题统计 非选择题答题统计 第二部分:双语班 学生答卷分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0.8 0.66 0.42 0.67 0.47 0.50 0.41 0.43 0.61 0.38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0.23 0.17 0.38 0.30 0.37 0.12 0.34 0.54 0.29 选择题答题统计 非选择题答题统计 第二部分: 学生答卷分析 第一大题是选择题,第3、5、7、8、10题错误率相当高,第3题学生对粒子结构的理解不透,第5题对离子和原子的区别不清楚,第7题对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之间的关系不清楚第8题化学符号中小数字的意义不清楚,第10题对计算化学式中某元素的化合价的计算不太理解,说明学生对于要理解的有些细节问题分不清,要加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并理解和记住。 第二部分: 学生答卷分析 11题,用化学符号来填空属于难点,得分率30%,12题,对于氧化物的概念不清,认识物质的构成来写化学式这点薄弱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理解题意不知道怎么回答。 16题,得分率29.7%物质的微粒构成这方面的知识掌握的不太扎实。 第二部分: 学生答卷分析 第19题得分率题46%,学生对化学式的意义理解不透,说不清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就会引起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还有些同学不会用乘法除法。 第三部分: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学生上课满以为听懂了,下来不去强化记忆,导致做题似是而非。刚开始学习化学要以记忆为主,要多背多练多记,同学们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