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肽基肽酶抑制剂致糖尿病血管性水肿的治疗.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肽基肽酶抑制剂致糖尿病血管性水肿的治疗
血管水肿,又称血管神经水肿,是指表皮深部和皮下组织上的小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加,渗出物通过血管进入缓慢组织和水域。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由缓激肽介导的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药物致血管性水肿的发病率日益增加
1 缓激肽的降解
缓激肽是一个直链状的9肽,由高分子激肽原在激肽释放酶的作用下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缓激肽的血浆半衰期很短,迅速被血浆和组织蛋白酶降解,其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氨肽酶P(aminopeptidase P,APP)、羧肽酶N (carboxypeptidase N,CPN)、脑啡肽酶(neprilysin,NEP)、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IV,DPP-IV)和缓激肽酶-I参与缓激肽的降解。缓激肽发挥生理作用是由其受体介导的,受体分为B1和B2 2种亚型,后者具有高亲和力,介导缓激肽的大部分反应。当缓激肽与B2受体结合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发挥其内皮依赖的舒张血管作用,导致间质性液体积聚,从而发生血管性水肿
2 缓慢醇诱导的药物导致的药物异常
2.1 肾素-血管紧张素-环磷酶系统raas
2.1.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ACEIs主要用于治疗和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血管性水肿是ACEIs罕见、严重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发病率为0.4%~2.6%
ACEIs致血管性水肿的高危因素分为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因素及环境因素
目前对于ACEIs致血管性水肿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研究普遍认为与缓激肽的代谢密切相关
由于ARBs对缓激肽代谢没有直接的影响,理论上可成为ACEIs安全的替代治疗药物。Caldeira等
2.1.3 血管性水肿的监测
阿利吉仑是一种直接抑制肾素而作用于RAAS系统的新型抗高血压药物,通过阻止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angiotensin I,Ang I),从而降低血浆肾素、Ang I及Ang II的水平。血管性水肿是阿利吉仑少见的不良反应,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中已发现的阿利吉仑与血管性水肿的关联信息较少,截至2009年1月,仅有54例关于阿利吉仑相关血管性水肿的报道
目前尚不清楚阿利吉仑引起血管性水肿的机制,主流观点认为它不影响缓激肽的代谢。Joseph等
2.1.4 raas系统抑制剂对血液管水肿的风险比较
虽然作用于RAAS系统相关药物均有血管性水肿的不良反应出现,但评估这些药物绝对和相对风险的研究较少。Toh等
2.2 dpp-抑制剂
DPP-Ⅳ抑制剂是一种可逆性抑制DPP-Ⅳ酶活性的口服降血糖药物,可延缓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糖依赖促胰岛素多肽的降解,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使用DPP-Ⅳ抑制剂出现血管性水肿的患者亦增加。Smith等
临床医师在联合使用DPP-Ⅳ抑制剂与ACEIs时要高度关注血管性水肿的发生
2.3 治疗心力衰竭伴高血压的药物
NEP是一种锌依赖性的金属蛋白酶,可降解包括缓激肽、利钠肽和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多种内源性血管活性肽。NEP抑制剂是一种具有潜在改善患者心血管疾病转归的药物,不仅能够提高体内缓激肽水平及增加心房钠尿肽活性,还可升高AngⅡ和内皮素水平,其单独使用不能改善心力衰竭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因此,NEP抑制剂与RAAS抑制剂联合应用成为心力衰竭治疗药物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奥马曲拉是早期的代表药。起初在人们看来,此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血管性水肿给研究带来严重的困扰。OCTAVE研究
鉴于此,沙库巴曲缬沙坦是近年来被批准的一种新型NEP与血管紧张素1型(angiotensin type1,AT1)受体联合阻滞剂
3 抗酰胺类药物
患者服用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药物发生血管性水肿时,评价呼吸道是否通畅至关重要,并立即停药治疗,否则血管性水肿严重程度会加剧,从而危及生命。对于多数非致命性血管性水肿患者,停药几个小时内症状可自行消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缓激肽介导血管性水肿的始动因素不是组胺介质,故应用抗组胺或类固醇药物仍存在争议。其次,对于致命性血管性水肿,需立刻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抢救。最后,新鲜冻干血浆含有ACE,可降解缓激肽,对于严重血管性水肿治疗无效时可采用。
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艾替班特是美国FDA被批准用于治疗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HAE)急性发作的药物,因ACEIs致血管性水肿机制与缓激肽水平增加有关,艾替班特亦被研究者用于治疗严重血管性水肿
4 dpp-抑制剂
综上所述,血管性水肿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