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分析.pdf

发布:2024-07-29约5.0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分析

黄涛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高增长、高波动”的运行态势,并先后

经历了四轮完整的周期。尽管不同周期的波动特征不尽相同,但动态地看,四轮周期之间

存在着明显而一致的演进规律: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逐渐增强,经济平均增速呈下降趋势,

经济运行的平稳性明显提高,经济波动的不对称有所减弱,以及经济日益受到国际市场的

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初始阶段,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较之前几轮周期

发生了较大变化,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周期规律,把握新周期下经济运行的阶段性特征,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动态演进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国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结构持续改善,顺利实

现从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的转型,并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社会结构明显优

化,科教文卫事业获得蓬勃发展;顺利实现“三步走”伟大战略的前两步,国际地位得到

明显提升。

然而,不同年份间,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前,中国经济也呈现出了典型的高

波动特征:经济大起大落,有着较大的波幅;起伏频繁,波动的频度高;“过热”易而

“降温”难,扩张与收缩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由于经济剧烈波动不仅会损害社会整体的

福利水平,也会危害一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对经济波动给予密切的关注。

本文通过考察改革开放①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总结此期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

特征事实和不同周期间的动态演进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自2021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周期

的运行态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并就如何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出建

议。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第1页共8页

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两大基本特征――高增长和高波动。

1979-2021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了年均9.9%的高增速;相应地,

此期间国民总收入增长了19.7倍,人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了9.6倍。从国际比较的视角

看,以汇率法计算,1978年,我国GDP位居世界第十位,至2021年,我国GDP超过日本,

跃居世界第二位。

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也呈现出了高波动的特征。这种高波动性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经济大起大落,有着较大的波幅。

1976年至2021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速的波谷出现在1976年,为-1.6%,波峰则出现

在1984年,为15.2%,波幅高达16.8%,明显高于同期印度、德国、日本、美国经济

15.0%、10%、13.4%和9.9%的波幅。当然,中国作为这些国家中平均增速最高的国家,经

济波幅较大是难以避免的。从单年份GDP增速的变化幅度来看,1976年至2021年期间,

GDP增速单年变化幅度超过4%(含4%)的年份数共计9年。由于同一时期发达国家的年均

增速不超过3%,单年GDP增速4%的变化幅度也反映出了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大起大落的特

征事实。

2.经济起伏频繁,波动的频度高。

1976年,我国经济还处于负增长的状态,然而2年后的1978年,GDP增速很快飙升

至阶段性的波峰,高达11.7%。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GDP增速再次跌至谷底,仅为

5.2%。之后,经济很快升温,GDP增速在1984年达到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间的最高水平

15.2%。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90年我国GDP增速仅为3.8%,然而到1992年时,经济

增速旋即跃升至14.2%的阶段性高峰。可以用1976年以来GDP增速的标准差来衡量这一时

期经济波动的剧烈程度:这一期间我国GDP增速的标准差为3.35%,而同期的印度、德国、

日本、美国经济增速的标准差仅分别为2.96%,1.93%,2.64%和2.07%。可见,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经济波动的剧烈程度是非常高的。

表1中印德日美五国经济波动特征

增速上升增速下降平均增速波幅标准差时间区间年份数年份数(%)(%)

(%)(年)(年)中国1976-20219.516.83.351718印度1976-20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