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2 《〈礼记〉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pdf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2《〈礼记〉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页
22《〈礼记〉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背诵《虽有嘉肴》,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
述的。
参考答案: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是互
相推动,互相促进的,“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切入
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
“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
论;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全文语言精练,逻辑严密。
二、背诵《大道之行也》,归纳一下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内容有:选贤任能,
诚信和睦,普遍仁爱;全体社会成员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行为皆
出于公心;杜绝奸诈之心、害人之事,人们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货尽其用,人
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三、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从两篇
中各举一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虽有嘉肴》“故曰”之前,全都是对偶句。第一组,以“虽有……,弗……,
不知……”的句式类比论证,导出议题;第二组,用两个“……然后知……”
的句式,构成对比,说明“学”与“教”的两种困境;第三组,用两个“知……
然后能……”的句式,进一步论述“学”与“教”的情境。这种句式,两相对
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
了比喻说理的效果。
《大道之行也》中的对偶句,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对偶精严,音
韵(平仄)相对,简洁凝练;“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式相同,表意
相对,顺承自然;“男有分,女有归”,对举男女应该得到的“待遇”,简明
有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对比
面对财货浪费和力气付出时两种无私的态度,加重了推理的意味;“谋闭而不
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虽然不是严格的对偶,在语词上不——相对,但句子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2《〈礼记〉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2《〈礼记〉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2页
结构、表意风格上仍具有对偶和铺排的特点。这些对偶句的铺排效果和气势,
与《虽有嘉肴》大致相同。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和联系。
1.故曰:教学相长也
..
2.不独子其子
.
3.男有分,女有归
.
4.货恶其弃于地也
.
5.盗窃乱贼而不作
.
参考答案:1.教学:教与学。现代汉语中指“教书”或指教师把知识、技能
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大致相当于古代汉语中的“教”。2.子:子女。现代汉语
中专指“儿子”,词义范围缩小。3.归:女子出嫁。现代汉语中用作“返回”
“归还”“由”“属于”等意思,均由“出嫁”这个本义引申而来。4.货:财
货。现代汉语中一般指货物或商品,词义范围缩小。5.贼:伤害。现代汉语中
一般指偷东西的人,词义发生了转移。
五、下面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查阅工具书,结合自己的学习
经验,谈谈你的理解。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