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疾病分布-图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疾病分布
广东药学院
王德全
疾 病 的 分 布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古代人与人的战争
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
现代人与疾病抗争
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群”三间分布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疾病流行强度
疾病分布的形式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一 率和比
二 发病指标
三 死亡指标
四 残疾失能指标
一 率和比
1.率(rate)
在某一确定人群中某事件发生的频率。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率和比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率和比
例如: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分子、分母代表的是同一人群
2.比(ratio)
两个变量的数值之商
特点
表示分子和分母间的数量关系,
不管分子和分母所来自的总体如何。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率和比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率和比
分子不一定是分母的一部分
例如:
3.比例(proportion)
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
常用 P= a/a+b 来表示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率和比
比例两类
1. 构成比例
反映某种概率的数值。
2. 发生频率比例
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变化者占全体的比例。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率和比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率和比
构成比例
常用来表示疾病或死亡的顺位、位次或所占比重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率和比
发生频率比例
例如:
有100台电视机,连续开放1000小时,有8台坏了,
这100台电视机1000小时的损坏比例等于8%。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率和比
率与发生频率比例的比较
率可以取任何值,
反应动态过程的一个参数。
发生频率比例取值在0-1的闭合区间内,
反应变量在一定期间内发生变化的概率。
二 发病指标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罹患率(attack rate)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感染率 (infection rate)
续发率 (secondary attack rate, SAR)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一)发病率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分子
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
分母
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应用
用作描述疾病分布
反映疾病发生比率
它的变化意味着病因因素的变化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二)罹患率(attack rate)
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适用
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
优点
根据暴露程度精确测量发病几率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三)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
病例所占比例。
按观察时间:
期间患病率
时点患病率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影响患病率升高因素
病程延长
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
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
病例迁入
健康者迁出
易感者迁入
诊断水平提高
报告率提高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影响患病率降低因素
病程缩短
病死率增高
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
健康者迁入
病例迁出
治愈率提高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
图2-1说明
患病率如同一个蓄水池(如水库)。
当流出量一定时,水源(发病率)流入量大时,则蓄水池水量增高,即患病率增高;若流入量(发病率)减少时,则患病率降低。
当流入量一定,而流出量增大(如死亡增加或痊愈及康复增快)时,则蓄水量(患病率)亦减低。
可见患病率水平(所有病例)是随着发病率(新病例)增高而增高,并随着疾病恢复的加速或死亡的加速而下降。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患病率取决:
发病率
病 程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指标
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关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