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嫁接繁殖技术规程-编制说明.pdf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20231212023
年月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年第三批推荐性国
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2023〕58号),《花
卉嫁接繁殖技术规程》(计划号T-432)为其中的一项推荐性国
SAC/TC282
家标准。本标准由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由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牵头起草。
(二)制定背景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花卉生产国之一。观赏苗木生产面积排名世
界第一,盆栽植物生产面积排名世界第二。截至目前,我国花卉种植面积
138.96万公顷,销售额2075.65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7.10亿美元。我国出
圃苗木287亿株,其中江苏、浙江、山东和河南四个重点花木生产大省的生
产面积占全国生产面积的40%多。
我们花卉产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环境变化,
低质的“垃圾苗”将被彻底淘汰,造型苗、精品苗、新优特品种和产品将具
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产品品质的提升已成为保障花卉业健
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加之目前我国标准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较低,缺少产品生
产目标的标准化设计和过程控制,“高质量一致性”的产品规模始终上不去。
特别是苗木企业化程度低,生产管理粗放,基础设施和设备原始落后,机械、
工具、装备缺乏,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难以统一。因此,花卉繁殖技术
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于花卉企业生产至关重要,通过制定《花卉嫁接繁殖技
术规程》国家标准,规范花卉嫁接繁殖生产技术,为提高花卉产品质量提供
技术保障。
花卉嫁接繁殖技术是无性繁殖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培养优质、观赏价值
高的花卉的主要技术手段,在花卉生产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嫁接方法的标准
化和规范化,可以使花卉提早开花,延长花期,改变株型,提高观赏价值,
2
也可以提升亲爱品种的适应能力,提高抗性。同时,可以通过嫁接技术将花
卉生产中有利突变的种质资源进行保存;也可以通过远缘嫁接帮助改变花卉
观赏性状,培育出新品种等。
虽然嫁接繁殖已经成为花卉生产普遍的繁殖技术手段,但目前没有相关
的国家标准。在实践生产中,由于其技术操作不规范,严重影响了花卉产品
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经济利润。通过本标准的制定,一方面可为花卉生产
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资料,另一方面可规范花卉的嫁接生产,培育更多优良品
种,提升花卉观赏性,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主要协作单位及工作过程
标准起草组在充分收集、认真研究国内外相关标准及资料的基础上,结
合生产实践和本标准⽅法的技术特点,通过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行业现状,
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完成标准的编制。
1.主要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有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
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
农业科学院、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发展中心、南宁市园
林科研所、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花卉苗木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有刘丽馥、李庆卫、沈楠、李岩岩、孙小明、李宗艳、
屈连伟、金丽丽、王一楠、王冉、邓衍明、张和臣、周群、冯颖、朱志民、
杨兰、陈绍宽、张欣、张宁、邢桂梅、于长青、张艳秋、孙立鹏等。
2.主要工作计划和工作过程
标准起草组于2023年12月16日在沈阳市召开了标准编制启动会议,形成
标准编制方案,明确标准范围和内容,制定相关技术调研工作计划。2024年
1~7月,进行信息收集和调研、标准方法参数技术论证等标准制定工作,在
此基础上编写了国家标准和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2024年8~9月,在标准牵
头起草单位已具备的相关嫁接繁殖技术的基础上,向全国范围内主要从事
3
2024
花卉嫁接繁殖的专家广泛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