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泥鳅人工繁殖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
PAGE1
《泥鳅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江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目的意义
泥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药用功效显著,其作为一种滋补食品,越来越为人们喜爱。由于捕捞过量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泥鳅资源遭到了破坏,自然产量大为减少。泥鳅人工养殖已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养殖区域在省内外迅速发展。随着养殖的发展,泥鳅苗种供应已成为制约因素,培育高品质的泥鳅苗种已成为泥鳅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了规范泥鳅人工繁殖生产环境,推广泥鳅人工繁殖技术,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必要制定本标准。
任务来源
《泥鳅人工繁殖技术规程》由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立项(赣质监标字〔2016〕5号)。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鳅鳝养殖岗位)项目经费资助下,由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联合景德镇渔业渔政局、江西恒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共同编制完成。
编制过程及编制依据
《泥鳅人工繁殖技术规程》是以生产出优质水产品苗种为主要目标,根据我省土著泥鳅(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dabryanus、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和引进良种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dabryanusssp.Taiwan)的人工繁殖技术要素进行编制,主要内容包括了池塘准备、亲本选择、亲本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苗种培育等技术操作规范和产品质量要求。主要试验数据和相关参数来源于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鳅鳝岗)项目所开展的泥鳅池塘养殖试验、示范,并查阅和参考了关于鱼类池塘养殖生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主要参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1011-1984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SC1012-1984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主要参考的论文有:姚发清等,台湾泥鳅苗种培育技术,科学养鱼,2015年第6期;李志祥等,鄱阳湖1号”杂交泥鳅秋季繁育试验,海洋与渔业,2015年第5期;桂庆平等,锦江河土著泥鳅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中国水产,2012年第11期;翟旭亮,泥鳅繁殖生物学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卢国兴,不同激素及性比对泥鳅繁殖效果的研究,浙江海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泥鳅人工繁殖技术规程》初稿形成至形成送审稿,内容所涉及的土著泥鳅和台湾泥鳅繁殖技术在省内的东乡县恒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2012年~2016年)、抚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2014年~2016年)、乐平市德旺鳅业有限公司等(2014年~2016年)进行试验、示范。期间参考了有关标准,在各试验示范基地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咨询了有关专家和省内外同行意见,经多次修改和不断完善本标准,最终形成了送审稿。
结束语
《泥鳅人工繁殖技术规程》标准的制定立足本省土著泥鳅和台湾泥鳅的繁殖技术,除了规范泥鳅的繁殖操作,保障泥鳅养殖效益外,还将显著缓解我省泥鳅苗种供应不足的难题,有力促进我省泥鳅产业发展。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得到了众多人士的帮助和支持,因水平有限,所提供的送审稿可能存在不妥甚至谬误之处,恳求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河川沙塘鳢池塘养殖技术规程》标准起草组
主要编写人员:王海华、徐先栋、李小勇、吴斌、周胜福、张斌华、康升云、李燕华、廖怀生、李有根、熊艳
执笔:王海华
二〇一七年二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