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劳动争议一裁终局的法律适用分析-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发布:2018-11-26约1.6万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OI:10.14081/13-1396/g4.2012.01.007 第4 卷 第1 期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4 No .1 2012 年03 月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Mar .20 12 劳动争议“一裁终局”的法律适用分析 1 1 2 王 轩 ,李红实 ,王 琦 (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 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河北 定州 ) 1. 30040 1 2. 073000 摘 要:处理周期长,效率低,劳动者维权成本高一直是劳动争议案件存在的问题。为了使劳动争议 仲裁便捷高效,“一裁终局”的争议解决模式应运而生。但该模式自诞生以来,其法律适用的若干问 题倍受争议。本文拟通过对 “一裁终局”的理解,对目前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梳理与剖析。 关键词:劳动争议;“一裁终局”;法律适用 中图分类号:DF47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356 (2012)01-0069-05 随着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契约化的完善,劳 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曾在解决劳动争议方面发挥 动关系双方特别是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劳 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延续多年的劳 动争议案件呈骤增趋势。以天津市为例,仅2010 年 动争议处理制度安排环节过多,较为复杂,增加了 1 月至9 月期间,全市受理的劳动仲裁案件多达1.2 解决劳动争议的成本,不利于劳动争议的快速解决, [ ] 2 万件,每个月受理的仲裁案件相当于 《劳动法》实 在实践中显露出诸多弊端 ,难以适应案件数量持 [ ] 1 续上升、案情日趋复杂、调处难度加大的现状,劳 施初期一年的案件量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将 “一裁终局”引入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突破了原有的 动仲裁机构和人员非专业化的弱点日益显现出来。 固定模式。但立法的原则和模糊导致司法实践中出 2008 年5 月1 日起正式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现诸多问题。本文结合这些问题,结合劳动法律法 法》首次确定了部分劳动争议案件 “一裁终局”原 规的演变历史洞察 “一裁终局”的由来和立法目的, 则,成为该法的一大亮点。 针对目前 “一裁终局”在法律适用方面出现的问题 (二)劳动争议 “一裁终局”的具 作一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