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 anzhou
然而, 在黑格尔那里, 事物内在的同一性不是别的, 就是在逻辑上先于世界, 在时间上
存在于事物和人的思维中的“绝对理念”。“绝对理念”既是客体又是主体, 既是现实的又是
合理的, 因而是惟一正确的尺度。黑格尔说, 一个真朋友必须符合朋友的理念, 一件真艺术
①
品必须符合艺术的理念, 总的来说, “惟有上帝才是概念与实在的真正符合”。显然, 黑格尔
确立的尺度是先验的。
黑格尔的先验尺度说不久便遭到了人们的激烈反对, 费尔巴哈就是其中之一。费尔巴哈
不无深刻地指出, 黑格尔的尺度不是绝对的, 至多只是他那个时代的尺度。他写道: “黑格尔
哲学是在一个时代里产生的, 在这个时代里, 人类正如在任何其他的时代里一样, 是处在一
定的思维阶段上, 在这个时代里, 是有一种一定的哲学存在的; 黑格尔哲学与这种哲学相联
②
系, 甚至与这种哲学相结合; 因此它本身就应当具有一种一定的、因而是有限的性质。”
黑格尔以后, 寻求先验尺度的努力并没有终止, 胡塞尔的现象学和维也纳小组的逻辑实
证主义便是突出例证。
众所周知, 胡塞尔是一个以“回到事情本身”为己任的哲学家。他的“事情本身”既不
是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 也不是唯心主义所说的精神, 相反, 在他看来, 这些都是应当放到
“括号”里悬置起来的东西。他的“事情本身”是经过现象学还原的世界, 确切地说, 是先验
的、理想化的观念和观念体系。
胡塞尔不仅以先验的、理想化的观念和观念体系这把尺度批判了“自然主义”、“历史主
义”和“世界观哲学”, 还以这把尺度评论了欧洲以外的其他文化。诚然, 晚年胡塞尔一再申
明先验的、理想化的观念和观念体系来自“生活世界”, 但这一点丝毫没有改变“事情本身”
的性质, 因为那个“生活世界”同样出自他犹太人抽象的头脑之中, 而不是出自欧洲现实的
历史中。
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命运并不比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哲学更好些。海德格尔早在做胡
塞尔的助手期间, 就不赞同他的老师的观点。在《存在与时间》中, 海德格尔明确提出, 一
切认识, 一切观念, 最终都源于此在在世的存在, 即生存。此在不过是时间性、历史性的在
者而已。此在生存着便筹划着, 它在筹划自己在的同时也筹划着世界的意蕴。在这个意义上,
海德格尔断然否认先验真理的存在。他指出: “如果我们从最源始的意义上来领会真理, 那么
③
真理属于此在的基本机制。这个名称意味着一种生存论环节。”又说: “除非成功地证明了此
在曾永生永世地存在并将永生永世地存在, 否则就不能充分证明有‘永恒真理’。只要这一证
明尚付厥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