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低温电流损伤课件.ppt

发布:2025-02-25约6.11千字共9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電流損傷一、概述(一)電擊傷與電擊死的概念電流通過人體引起的組織、器官的損傷,稱電流損傷。電擊死一般立即死(多見),有少數可為延遲死。電擊死的機制為心室纖顫或腦幹受損,呼吸麻痹。(二)電的基本物理性質電流的效應有三類:熱、磁和化學。電流的電能可轉化為熱能、機械能和化學能。引起人體損害的主要是熱效應。醫學臨床上對380V以上稱高壓電,36~380V之間稱低壓電,36V以下稱特低壓電或安全電壓。低壓電220V通過心臟即能引起室顫,高壓電1000V以上能引起呼吸中樞麻痹,呼吸心跳停止,220~1000V交流電可同時影響心臟和呼吸中樞。(三)觸電方式電擊死必須同時具備三個必需的因素,即帶電的電源、通過人體的電流通路以及人體接觸地面。但無論那種方式觸電,前體條件必須是人體成為電流通路的一個組成部分。(四)常見觸電原因主觀原因、客觀因素、意外。電擊傷(死)多屬意外災害事故。亦有觸電自殺、他殺或他殺後偽裝電擊現場者。二、電流對人體的作用(一)電流損傷及其機制詳細的電損傷機理至今尚不十分明瞭。電流對人體的損傷作用可分為直接的局部作用和間接的全身作用。前者系電流傳導途徑上電能對組織細胞的直接損傷作用,又分為真性電損傷及電燒傷。後者系觸電時通過神經反射體液因素或組織破壞毒素等引起的損傷。(二)影響電流對人體作用的因素1.電流類型和強度2.電壓3.皮膚電阻4.電流作用於機體的時間5.電流通過機體的途徑6.機體接觸電源的狀況7.機體狀態8.環境狀況(三)電擊死的死亡機制致死性電流損傷主要是電流侵犯腦、腦幹和頸段脊髓,或侵犯心臟,導致呼吸或心跳停止。1.心室纖顫與心跳驟停:一定強度的電流經胸路徑通過心臟,使心肌細胞興奮性增高,在心肌內形成許多異位起搏點,可因早期室顫、心力衰竭死亡。2.呼吸停止與窒息:電流通過腦幹或頸髓上部,引起呼吸中樞麻痹。高壓電較易直接抑制延髓中樞,呼吸心跳驟停。較低電壓電擊時,電流可直接作用於呼吸肌,使之發生強直性收縮,造成呼吸衰竭、死亡。電流引起呼吸中樞麻痹後,心跳和呼吸極其微弱或暫時停止,處於假死狀態,即所謂“電流性昏睡”(electriclethargy)。3.其他:電擊當時未死者,有的可因各種併發症而死亡。三、電擊死者的形態學變化(一)體表變化1.電流斑電流斑(electricmark)又稱電流印記,是由於帶電導體與皮膚接觸,電流通過完整皮膚時,在接觸處產生的焦耳熱及電解作用所造成的一種特殊皮膚損傷。典型的電流斑一般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5~10mm,灰白或灰黃色,質堅硬,中央凹陷,周圍稍隆起,形似淺火山口狀。底部可附有灰燼和溶解的金屬碎屑沉積。電擊死者也可以沒有電流斑。有時,僅出現單純性皮膚燒傷、表皮剝脫和皮下出血等改變。典型的電流斑一般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5~10mm,灰白或灰黃色,質堅硬,中央凹陷,周圍稍隆起,形似淺火山口狀。底部可附有灰燼和溶解的金屬碎屑沉積。是電流穿透皮膚產生高熱和電解作用所致。表皮細胞融合變薄、緻密、界限不清,染色深,基底細胞呈縱向伸長;真皮膠原纖維腫脹,融合或凝固性壞死。2.皮膚金屬化皮膚金屬化(electricmetalizationofskin)或稱金屬異物沉積,系因電極金屬在高溫下熔化和揮發而成,金屬顆粒可沉積於皮膚表面及深部。金屬異物沉積是證明電擊傷和電流入口較特殊的徵象。3.電燒傷電燒傷(electricburns)多發生在接觸高壓電、電流強度大,且通電時間長或電流短路時。4.電流出口電流出口因電流的輕度爆炸作用使組織發生破裂,或由於電火花穿鑿而發生小炭化孔。與入口相似,但無金屬化現象。出口部位之衣服及鞋也可被擊穿。皮膚金屬化:電極金屬在高溫下熔化和揮發,金屬顆粒可沉積於皮膚表面及深部。金屬異物沉積是證明電擊傷和電流入口較特殊的徵象。電擊2,拳鬥姿勢(pugilisticattitude)全身被燒炭化時,肌肉遇高熱而凝固收縮(變硬),由於屈肌強於伸肌,所以四肢常呈屈曲狀,類似拳擊比賽中的防守狀態,故稱為拳鬥姿勢。3,假裂創(falsesplit)高溫使皮膚凝固收縮,皮下組織中水分蒸發,乾燥變脆,發生順皮紋的破裂,形成梭形創口,酷似切創。4、脂肪組織熔化和燃燒5,眼睛徵象外眼角皺褶:受害人反射性閉眼,外眼角形成未被熏黑的“鵝爪狀”反應。睫毛症候:尖端睫毛燒焦,內睫毛殘留。角膜和結膜囊內少量或無煙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