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3 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垂直通关训练(原卷版) .docx
专题3-3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垂直通关训练
目录
TOC\o1-3\h\z\u题型一平行,垂直的相关证明 2
题型二由平行关系确定点的位置 6
题型三由平行关系确定动点的轨迹再求最值 8
题型四由垂直关系确定动点的轨迹或位置 10
题型五由垂直关系确定动点的轨迹再求最值 12
重点题型·归类精讲
重点题型·归类精讲
题型一平行,垂直的相关证明
【例题】线面平行证明方法讲解(中位线法,平行四边形法,构造平行平面法)
母题:如图,P是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AB∥CD,CD=2AB,E是PC的中点.
方法一:作相交平面找线
(1)证明BE//平面PAD;
(2)若F是DC的中点,证明PA//平面BEF
(3)方法三:BE//平面PAD(反向平移法:构造面面平行)
四边形法证平行
如图,在正方体中,E,F分别是,CD的中点,求证:平面.
中位线法证平行
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ABCD,,,,M为PB上靠近B的三等分点,求证:平面ACM.
做平行平面法证平行
如图所示的四棱锥的底面是一个等腰梯形,,且,是△的中线,点E是棱的中点,证明:∥平面.
构造2个平面的交线: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如图,三棱柱中,E,P分别是和CC1的中点,点F在棱上,且,证明:平面EFC.
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且PD⊥面ABCD.设平面PAD与平面PBC的交线为l.证明:l∥CB
线面垂直
如图,在四棱锥中,,,,,点为的中点,且平面.求证:平面;
异面直线垂直
已知直三棱柱中,侧面为正方形,,,分别为和的中点,为棱上的点,.证明:;
(杭州二模)在三棱锥中,底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证:AC⊥SB
面面垂直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底面ABCD,,E为线段PB的中点,F为线段BC上的动点,证明:平面平面PBC
题型二由平行关系确定点的位置
四棱锥中,底面是平行四边形,E,F分别为线段,上的点,,若平面,则.
如图1所示,在矩形中,,,点为线段上一点,,现将沿折起,将点折到点位置,使得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在线段上,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在图2中,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平面?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四棱锥中,已知底面是菱形,且对角线与相交于点,点为的中点,在棱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平面?请说明理由.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中,平面,,是的中点.
(Ⅰ)求证:;
(Ⅱ)求证:平面;
(Ⅲ)若是线段上一动点,则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平面?说明理由.
如图,在正方体中,点为线段上的动点,,分别为棱,的中点,若平面,则.
题型三由平行关系确定动点的轨迹再求最值
山东省枣庄市2023届高三二模
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M是的中点,点P是侧面上的动点,且.平面,则线段MP长度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如图,在正方体中,,分别是棱,的中点,点在正方形内,若,平面,则的最小值是(????)
A.2
B.
C.
D.3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中,点是平面内一点,且平面,则的最大值为
A. B.1 C.2 D.
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点、分别是棱,的中点,是侧面内一点,若平面,则线段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2,点,分别是棱,的中点,则点到平面的距离是;若动点在正方形(包括边界)内运动,且平面,则线段的长度范围是.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B
A.点P可以是棱BB1的中点 B.线段MP
C.点P的轨迹是正方形 D.点P轨迹的长度为2+
题型四由垂直关系确定动点的轨迹或位置
如图,在四棱锥中,侧面为正三角形,底面为正方形,侧面底面,为底面内的一个动点,且满足,则点在正方形内的轨迹为
A. B.
C. D.
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为正方体表面上的一个动点,且总有,则动点的轨迹的长度为
A. B. C. D.
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2,高为1,是边的中点,动点在四棱锥表面上运动,并且总保持,则动点的轨迹的周长为
A. B. C. D.
如图,在正方体中,点在侧面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是保持与垂直,则动点的轨迹为.
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是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3)在对角线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平面?若存在,求出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题型五由垂直关系确定动点的轨迹再求最值
如图,在四棱柱中,底面为正方形,侧棱底面,,,是侧面内的动点,且,记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的最大值为.
已知点在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