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GB/T 15797-1995小麦丛矮病测报调查规范.pdf

发布:2018-12-29约2.5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B T 15797 — 小麦丛矮病测报调查规范 Rules for investigat ion and forecastof the wheat rosette v irus (WRV) 1995-12-08 1996-06-01 免费标准网()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小麦丛矮病测报调查规范 GB /T 15797—1995 Rules for investigat ion and forecastof the wheat rosette v irus (WRV)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丛矮病媒介昆虫灰飞虱自然带毒率测定、毒源数量、灰飞虱虫量和病情调查的方 法。 本标准适用于承担系统测报任务的区域病虫测报站使用。 2 调查对象田的选择 选择本地区主要种植形式有代表性的田块为调查对象田,如平播田、间套田等田块以及沟渠杂草。 每观测区选定系统调查对象田3~5块。病情普查面积不少于观测区小麦播种面积的10%。 3 灰飞虱自然带毒率测定 本项测定指查出灰飞虱中能携带小麦丛矮病毒 有传毒能力的个体所占的百分率。 3.1 测定时间 秋天,在小麦播种前一个月;春天,在小麦返青开始时进行。 3.2 采虫方法 于各调查对象田按虫量比例捕虫。在秋季可按雌、雄各占50%的比例采虫。在春季可采集越冬后的若 虫。 3.3 指示植物 选择本地区小麦的感病品种为指示植物。 3.4 测定方法 选用下述方法中之一种进行测定。 a.先在防虫条件下育苗,于麦苗长出芽鞘时取单苗,根部设法保湿,不要使苗枯死。然后把单苗放在 指形管或试管等容器内,接上单虫,管上标明虫号,2d后换下麦苗,按号移栽到防虫条件下培养,观察发 病情况。同一批虫重复接三批麦苗。 b.在防虫条件下,单粒播种小麦,出苗前即用小型玻璃灯 、粗玻璃管或小尼龙罩扣苗,单苗单虫, 接虫期间每天检查一次接虫死活,接虫6d后灭虫,自接虫日起15d后调查发病情况,计算灰飞虱的自然带毒 率。 3.5 测定指标 测定总虫量不少于200头。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免费标准网()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3.6 灰飞虱自然带毒率测定记载表 (表1) 表 1 灰飞虱自然带毒率测定记载表 单位 年度 接虫苗 发病苗 测定日期 采虫地 小麦品 数 数 带毒率 虫态 备注 块 种 % 月 日 株 4 毒源数量调查 4.1 调查时间 诱测圃设置于种麦前40d进行;田间自生麦苗及夏谷发病率调查于播麦前30d开始。 4.2 诱测圃发病率调查 2 4.2.1 选小麦的前茬作物地二块,在地边内5m处及地中间,共播种诱测圃10点,每点面积1m ,条播指示植 物小麦。播种密度按每平方米400株计,防治地下害虫,播后2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