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794-1995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B T 15794 —
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
Rules for investigat ion and forecast ofthe brown
p lanthopper (Nilaparvata lugens Stal)and the white
─backedplanthopper (Sogatalla furcifera
1995-12-08 1996-06-01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 GB /T 15794—1995
Rules for investigat ion and forecast ofthe brown
planthopper (Ni laparvata lugens Stal)and the white─
backedp lanthopper (Sogatalla furc ifera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飞虱越冬、灯光诱测、田间虫量、天敌以及危害状况的调查方法和测报过程中资料的
整理与归档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承担系统测报任务的区域病虫测报站使用。
2 越冬调查
常年冬季有落粒自生稻或再生稻,稻飞虱能越冬的地区进行。
2.1 调查时间
2月中、下旬耕翻前调查1~2次。
2.2 取样面积
2
选若干地点,每点每次取落粒自生稻和再生稻田至 100m ,并调查统计稻飞虱可越冬的面积比例。
2.3 调查方法
2.3.1 成、若虫量
2
采用目测法,分别记录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低龄和高龄若虫及成虫数,并折算每667m 虫量。
2.3.2 卵量
拔取稻苗100株,检查卵条和卵粒,折算百丛有效卵粒。
2.4 越冬调查结果
将越冬调查结果载入“稻飞虱越冬调查记载表”(表1)。
表 1 稻飞虱越冬调查记载表 年
越 成虫数 若虫数
调查 调 水 取 飞
日期 查 稻 冬 样 虱 卵 虫量 卵量
地 类 面 面 种 长翅型 短翅型 小 一 二 三 四 五 小 粒 667m2 100丛
积 数
点 型 积 类 计 龄 龄 龄 龄 龄 计
月 日 % 雌 雄 雌 雄
褐飞虱
白背飞虱
3 灯光诱测
用200W白炽灯作标准光源。已使用多年黑光灯的地方,目前仍可继续使用黑光灯,光源为20W,波长
3650 。
灯源离地面1.5m,上方架设防雨罩,下方装集虫漏斗,漏斗口下装毒瓶。
测灯安装应紧靠稻田,周围无大建筑物和丛林, 时应远离路灯等大照明光源。
3.1 开灯时间
从早发年份的成虫初见期前10d开始,至常年终见后10d结束。每天天黑前开灯,天明后关灯。
3.2 观测方法
逐日将诱得的成虫计数,并区别种类和性别。虫量很大时,可分格取样,折算总虫数。 时记录点灯
时的天气状况。
3.3 灯诱结果
灯诱结果载入“稻飞虱灯诱逐日记载表”(表2)。
表 2 稻飞虱灯诱逐日记载表 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