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乙醇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7.3.1乙醇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7.3.1乙醇”为主题,结合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的内容,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在掌握乙醇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等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教学过程中,注重与课本知识的关联性,贴近实际,实用性强。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高一下学期之前,已经学习了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结构和性质。他们已具备一定的有机化学基础,能够识别有机分子的结构,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高中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普遍较高,尤其是对有机化学中的新物质和新现象。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力,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来得出结论。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学生偏好通过实验操作来学习,有的则更倾向于理论学习和推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乙醇这一章节时,可能面临以下困难:一是乙醇分子结构的理解,特别是羟基对分子性质的影响;二是乙醇的制备方法和条件,需要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巧;三是乙醇的应用领域,学生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此外,学生在理解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时,可能会遇到抽象概念难以理解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乙醇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
2.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乙醇的制备实验,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乙醇的性质和应用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PPT展示乙醇的结构、反应机理等,增强直观性。
2.实验视频:播放乙醇制备过程的实验视频,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3.在线资源:推荐相关学习网站和电子书籍,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酒精饮料和消毒酒精,引导学生思考酒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提出问题:酒精是由什么物质制成的?它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3.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如醇类物质的性质。
4.引入新课:引出乙醇这一新物质,介绍乙醇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讲授新课(20分钟)**
1.乙醇的结构和命名(5分钟):讲解乙醇的分子结构,介绍其命名规则。
2.乙醇的性质(10分钟):详细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如沸点、溶解性)和化学性质(如与钠反应、氧化反应)。
3.乙醇的制备方法(5分钟):介绍乙醇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如乙醇的催化氧化。
4.乙醇的应用(5分钟):讨论乙醇在工业、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分组讨论:分组讨论乙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酒精消毒剂、酒精饮料等。
2.小组代表汇报: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补充和提问。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乙醇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1: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2.提问2:乙醇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有哪些?
3.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及时反馈和纠正。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提出与乙醇相关的问题,如乙醇的燃烧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等。
2.学生回答: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引导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乙醇作为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乙醇的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3.分享成果: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乙醇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乙醇相关实验的预习和复习。
3.课堂反馈:询问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收集教学改进意见。
**教学过程用时:45分钟**
六、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乙醇的生物学应用**:《植物中的乙醇及其生物学功能》
-**乙醇的环境影响**:《乙醇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乙醇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乙醇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
-**乙醇的历史与化学演变**:《乙醇的历史与发展》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尝试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