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解送(ji) 脑髓(su) 蓦然(m) 危如累卵(li)
B.处方(ch) 湍急(tun) 回溯(shu) 勾心斗角(jio)
C.联袂(mi) 藿香(h) 混沌(dn) 风尘仆仆(p)
D.窥视(ku) 切脉(qi) 引擎(qng) 一叶扁舟(pi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昏厥 腠理 李代桃僵 滥竽充数 B.鱼利 安详 春寒料峭 楔形文字
C.眉梢 勤勉 天涯海角 悬花一现 D.沉疴 糕点 羽扇纶巾 为虎作伥
3.下列新闻标题中,加点的“或”字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手机无质量问题或用户使用不当,商家同样有责
B.“一号文件”即将发布,或再次聚焦“三农”问题
C.受日凌影响,多人称家里电视现雪花或黑屏
D.雅虎携手ABC新闻,或将放弃原创内容
4.给下面一首五言律诗的颔联和颈联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明祖都江宁 都:全部 B.家凡六徒 凡:总共C.始即第二室屏后一楹地 始:才D.家人每笑谓其音聒人 聒:吵闹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C. 而在己为有悔
D. 未得与项羽相见
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抱膝轩位于江宁城外一条河的西岸,是作者隐居江宁后在所租房屋后面修整出的一间小屋,作者仅在这屋住了一年。
B.作者怀念抱膝轩,其实质是表达自己对隐居隆中的诸葛亮的仰慕,及对“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的向往。
C.作者详细叙述了抱膝轩的地理环境和命名由来,条理清楚,多处巧妙运用对比手法,使这篇书斋记显得淡而有味、含蓄隽永。
D.在容膝小室之中,在四面喧闹的环境中,却能“抗声高诵”,读书自娱,贫乐道、不慕功名的生活志趣。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3分)
(2)(4分)
(3)(3分)
9.下列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气韵”是一幅画的灵魂和生命,“气韵生动”的说法由南齐著名画家谢赫第一个提出来,并成为后来中国绘画者共同的追求。
B.谢赫认为,“气韵”能实现物象之外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品格。他的“六法“指明了追求“气韵生动”的六种具体手法。
C.中国的绘画工具是毛笔,绘画过程是“书写”的过程,杰出的绘画作品纸上的“线”,是绘画者无形情感、意念的有形体现。
D.中国绘画讲究“笔不到而意到”,艺术作品特别强调“空”和“虚”,达到予人以想象的余地,而激发读者想象力的目的。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A.学科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在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上,艺木与哲学其实有共通之处。
B.性格阴柔的画家绘制的作品显得阴柔,应该使自己刚强起来,以增加作品的“壮气”。
C.谢赫认为卫协、顾恺之等人的画作具有阳刚之气,可惜还没有达到“韵”的极致。
D.创作一落笔,画家对“气韵”的追求就开始了,随后这一追求要贯穿作
14.这篇文章围绕“气韵生动”,谈论了哪两大方面的问题?(5分)
故乡,多么温馨的字眼;而故乡的桥,则引起我更多的思情与眷恋。
每当我从喧闹的大都市回到故乡,踏上故乡桥,乡情的呼唤,童年的回忆,便涌上我的心头。故乡福建永定,毗邻粤境,系客家祖地,一座座圆土楼散落山涧,点缀着一幅画山绣水——双峰对峙,夹一湾碧水,一泓流泉,绕盘盘绿树;清清的水,有如优美的抒情诗,长长的桥,又似淡雅的水墨画。孩提时代,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溪边戏水,在桥下捉鱼,于是,一道道竹桥、木桥、石板桥,便在我们的梦幻里,织成了春日的歌、七彩的虹。而梦牵魂萦给我留下最多神奇传说的,则莫过于故乡的高陂桥。
高陂桥坐落于永定河坡高路险、悬崖峭壁之间(永定河流注汀江,尔后汇入韩江奔向南海),故得名高陂桥。这是一座单孔石砌廊桥,桥面长百余米,由72块石板铺成,两边垒石柱36根,桥上盖有一座青砖压面的凉亭,远观如一篷篷船,或泊于江中,或行于浪上,独具风韵;整座桥仅一个拱洞,半轮隐入水中,半轮跃出水面,高20余丈,结构雄奇,蔚为壮观。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只有一座简陋的木桥。那年端午,洪水猛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