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药膳学的基本理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23
第三章 药膳学的基本理论
(一)阴阳学说基本内容
对立制约 通过相互消长,对另一方面起着制约作用
互根互用 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消长平衡 不是绝对和静止的,不断消长,动态平衡(量变)
互相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质变)
(二)阴阳属性划分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1、同一级别或一个事物的两方面
2、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黄帝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调和阴阳——中医治病的总原则
苦味食物:清热、燥湿、泻实。
如:苦瓜、杏仁、枇杷叶。
甘味食物:补养身体,缓和痉挛,调和性味。
如:白糖、红糖、冰糖、蜂蜜、大枣。
辛味食物: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行气止痛。
如:生姜、大葱、胡椒 、韭菜。
咸味食物:软坚散结,滋润潜降。
如:食盐、海参、海带、海蜇。
五行学说
五——木火土金水五种构成世界的物质或基本元素
行——运动和变化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尚书·洪范》
在殷周时期,与阴阳观念同时流行的还有五行思想。五行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尚书·洪范》篇: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行属性
木曰曲直——生长,能屈能伸,升发的特性
火曰炎上——发热,温暖,向上的特性
土曰稼穑——载物,生化的特性
金曰从革——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
水曰润下——滋润,就下,闭藏的特性。
五行与自然界、人体的对应
五行的生克制化
第七章 解表类药膳
什么是表证?
表证——邪气在肌表、皮毛。分为风寒表证、风热表证。
风寒表证:
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肢体酸痛、口不渴,鼻塞、鼻涕清稀,舌青苔薄白、脉浮,等。采用辛温解表药膳
风热表证:
发热、头痛、有汗、口渴、咽痛,鼻塞、鼻涕黄稠,脉浮数,等。采用辛凉解表药膳
辛温解表药膳
生姜粥
配伍:粳米50g,生姜5片,连须葱数茎,米醋适量。
制法:将生姜捣烂,与粳米同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葱、醋,稍煮即成。
服法:趁热食,覆被取微汗出。
功效:解表散寒,温胃止呕。
防 风
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ez.)Schischk.的根。主产于东北及内蒙古东部。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切片,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辛、甘、微温。
【功效】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应用】用于感冒头痛,风疹搔痒,风湿痹痛等。
防风粥
配伍:防风10-15g,葱白2根,粳米100g。
制法:先将防风、葱白煎煮取汁,去渣;粳米按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稀 粥服食。
服法:每日早晚食用。
功效:祛风解表,散寒止痛。
辛凉解表药膳
银花茶桑菊薄竹饮
辛凉解表药膳
金银花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d.、红腺忍冬L.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 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L.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河南、山东等省。夏初花开放前采摘,阴干。生用,炒用或制成露剂使用。
【性味】甘,寒 。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用】用于痈肿疔疮 、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等。
银花茶
配伍:银花20g,茶叶6g,白糖50g。
制法:水煎服。
服法:每天1次。连服2-3天。
功效:辛凉解表。
桑 叶
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我国各地大都有野生或栽培。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甘、苦,寒 。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
明目。
【应用】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肺热咳嗽,
目赤昏花等。
菊 花
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主产于浙江、安微、河南等省。四川、河北、山东等省亦产。多栽培。9~11月花盛开时分批花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生用。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等,以亳菊和滁菊品质最优。由于花的颜色不同,又有黄菊花和白菊花之分。
【性味】辛、甘、苦 。
【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薄 荷
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