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风压系数试验-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系.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十四 、風壓係數實驗
目的 :
利用風洞(Wind Tunnel)實驗研究分離流現象(Separation)對建築物表面壓力
分佈的影響 ,並探討風壓係數與雷諾數之間的關係 。
儀器設備 :
風洞 、建築物模型 、皮托管、壓力計
皮托管
測試之建築物模型
圖 1 建築物模型 風洞試驗之示意圖
理 論:
1. 因風洞可以製造穩定的 風場,許多風工程的問題 ,譬如建築物的風力負載
(Wind Load) 、空氣污染物的擴散 、汽車和飛機的設計等問題皆可利用風洞進
行實驗研究 (如圖 1 所示) 。
2. 在風工程問題中 ,建築物表面風壓的分佈會隨風速、風向、建築物的幾何外
形、周遭地形 、地物而變,無理論值可供計算。一般而言,建築物的迎風面
牆承受氣 流的直接衝擊 ,所受的壓力為正向壓力 ,但在建築物背風面及側面
因為 氣流加速通過 ,產生分離流現象 。 依據流體力學中的 伯努利定理
(Bernoulli’s equation)可知 ,流速大的地方壓力 小,故建築物背風面及側面所受
的壓力低於大氣壓力 ,為負壓力,亦即建築物表面受到吸力效應 ,如圖2 所
示。
14-1
側視圖
V 、Po
吸力或壓力 吸力
風向
吸力
壓力
吸力
圖2 建築物 表面風壓分佈之示意圖
3. 斜頂式建築物屋頂的風壓與屋頂的傾斜角度有關 ,角度大時,屋頂與迎風面
牆相同 ,壓力為正壓力 ;屋頂角度小時 ,屋頂壓力為負壓力,房舍之屋頂可
能會被掀翻 。建築物的表面若有門窗 、玻璃等易受風力破壞的圍護結構,則
必須先瞭解其風壓的分佈 ,才能預防破壞。
4.建築物表面所受之風壓 分佈可以無因次的壓力係數(Pressure coefficient)表示
如下 :
P − P
C = o
p 1 2
ρ a V
2
式中 C 為壓力係數 ,P 為建築物表面某一位置之壓力,P 為不受建築物影響
p o
之位置的壓力(參考壓力),V 為不受建築物影響之位置的風速 ,ρ a 為空氣
的密度 。在大氣壓力及溫度 20 oC狀況下 ,空氣密度ρ a =1.20 kg/m 3 。壓力係
數隨位置 、建築物外型而異,其值約介於-2.0 ~ 2.0 之間 。台灣地區颱風的最
14-2
大風速可達 40 m/s ,若風壓係數C = 1.0 ,則在每平方公尺的面積上約有100
p
kgf 的外力 。一般的門窗、玻璃及招牌可能會被吹壞 ,簡陋的木造房屋就可能
會被吹倒 。
5. 因建築物表面風壓 係數無理論值可 供使用 ,針對一棟特定建築物的風壓分
佈,最常用的方式便是將建築物以縮尺模型放置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