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复习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ppt

发布:2017-04-24约1.54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改变命运而读书;第二单元 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梳理;1.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2、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哲学上的物质概念;考点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 的物质性;①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②从本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知识整合;当堂检测;考点三:运动与物质的关系;易错提示;考点四: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易错提示; (2012·江苏卷)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2010·天津)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 ) 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2011江苏卷·2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考点五:规律的概念;思维拓展; ①区别——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联系,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事物外部的、表面的联系,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到它们。 ②联系——规律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是规律的表现形式,人们可以通过现象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易错提示;考点六: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2012安徽卷)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2012江苏卷)图3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情要( ) A.分工协作???? B.勇于创新 C.尊重规律???? D.依靠群众 ;考点七: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易错提示; 1、(2009·江苏)《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2、(2010·重庆卷)每一座火山都有自己的个性,对冰岛火山喷发,没有人知道它将喷出多少物质,以及这些物质将达到大气中的何种高度。这强调了(  )  A.火山活动无法预测  B.火山活动没有规律性  C.火山活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D.每一座火山活动的规律都有特殊??;世界的物质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