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质量守恒定律-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人教版2024).pptx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等量关系
课题1
【新课导入】
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隔发生了变化,物质的总重量不会发生变化。
那么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总质量是不是也不变呢?
18世纪,拉瓦锡将54份质量的氧化汞(HgO)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Hg)和3.5份质量的氧气(O2),发现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没有改变。
那么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普遍规律呢?
请跟随老师的引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学习目标】
1.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通过实验验证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内容,会运用定律解析化学现象和问题。
2.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理解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认识化学反应中原子的3个不变,深化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讲授新课】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
【交流讨论】
深层次分析实验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的原因
装置的质量
装置的质量
未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未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未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
未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
反应后的总质量m2
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
(不变)
(不变)
(不变)
(?)
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总和
等于
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
实验结论:
反应前的总质量m1
(不变)
【讲授新课】
二、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
注意:
①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不能用于解释物理变化。
②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他方面的守恒。
③利用该定律计算生成物的总质量时,不能将未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计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当中。
【讲授新课】
三、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参照右图,概括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反应物的分子先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而原子在重新结合成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也不变。
总结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不变、质量不变。(原子3个不变)
【知识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包含的六个不变
宏观方面:
物质:
元素:
微观方面:
种类不变、数目不变、质量不变。(3个不变)
总重量不变(1个不变)
种类不变、各元素的质量不变(2个不变)
原子:
【交流讨论】
观看下列视频后回答:这两个化学变化前后,为什么天平不再平衡?
【交流讨论】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后,天平不平的原因:
镁带燃烧后,天平不平的原因:
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和参加化学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水、二氧化碳三者的质量和,而二氧化碳会散逸到空气中,所以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比原来会变小。
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化学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所以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大于镁的质量。
【实验反思】
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当时,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有气体参加或生成
思考:在课本用铜和氧气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气球的作用是什么?
(2)在该实验中,气球发生的变化是什么?
(3)在实验后,为什么等冷却到室温后再进行称量?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下列各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后,质量不变
B.水结冰后,质量不变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质量变小
D.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D
【课堂练习】
2.下列实验能够用于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硫酸铜溶液
铁
C
【课堂练习】
3.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③⑤ B.①②⑤⑥
C.①②⑤⑦ D.③④⑥⑦
B
相信自己
定会步入成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