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 律 长 征 关于长征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后来,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1935 年1月,在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等十一个省。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难,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瑞金 遵义 金沙江 大渡河 大雪山 水草地 吴起镇 会宁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金沙水拍 大渡桥横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远征难”三个字怎么理解? 远征:行程之远,历时之长 难:牺牲之大,经历之苦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远征难:总领全文,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艰难困苦。 首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形容绵延不断 形容巍峨高大 对偶 承接“千山” 颔 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比喻、夸张 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 金沙水拍云崖暖, “暖”字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 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大渡桥横铁索寒 “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 突出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