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口老龄化对策.ppt

发布:2016-05-22约1.96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对策 主讲人:冉帅 组 员:冉帅、黄伯璞、单正杰、陈彬 14舍705 什么是老龄化社会: 联合国规定65岁以上人口占比例超过7%的国 家或地区称之为老龄化社会,4%~7%为成年 型社会,4%以下为年轻型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年龄结构出现的一种必然趋势,当前 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1997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 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成为“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对此高度重视, 早在1987年的十三大报告中就曾指出;“我国在努力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的同时,还要注意人口迅速老龄化的趋势,及时采取正确的对策”。尽管如此,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仍在不断加剧,2009年人口老龄化系数已达9.72%;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间老龄化程度差异明显,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2011年山东老龄化系数高达10.75%,山西7.77%,而西藏为4.82%。 这里我们重点关注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概况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绝对数量大。200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10%,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6.9%,中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根据联合国2012版人口预测数据,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总人口约为14亿,65岁以上人口约为1.3亿,占总人口9.5%,这一比例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6.3%。并且由于我国人口总数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庞大的人口基数促使我国老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巨大,201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13亿,这一数据比2000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多了约2558万,增长量超过了同期朝鲜国家总人口,占世界老年人总数的21.3%,占亚 洲老年人口总数的39.8%。而其他人口大国2010 年的老年人口总数也远没有这么多,如印度 约6110万、印尼约1205万、美国约为31.3万。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单独二孩 空巢老人 志愿者帮助失独老人收玉米 福建省某养老院的老人 长寿老人子女年龄已大 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发展的机理 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一方面给经济产业结构转型、老龄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在短期内形成人口红利;另一方面给社会保障、劳动力供给、资本投入和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等带来巨大压力。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是劳动力数量先增后减,结构老化。人口老龄化不仅是劳动力数量的变化,劳动力的结构也在变.年轻劳动力显著减少,而中老年人口增加。 二是社会抚养负担加重,养老资源短缺,导致经济运行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将使财政中用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的支出不断增加,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日益沉重。 三是市场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过去主要面向成年人的消费市场,人口结构发生改变后,老年人消费需求增加,这对老龄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四是老年人的经济需求、健康需求、照顾需求、 精神需求多元化。由于家庭规模日益缩小,传统的家庭 养老将逐步转变为社区养老、社会机构养老、甚至是 异地养老、互助养老等新的养老模式。 五是科技进步受到人口老龄化因素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老年人增多导致劳动人口减少和老化,社会的养 老负担增加,投资和消费减弱,从而直接或间接 地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 人口加速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发展经济的政策建议 1. 构建完善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安排上解决养老问题。积极发挥除政府外,个人与家庭、市场、非营利组织等老年保障责任主体的作用。 2. 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以老人自立、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服务为辅,机构养老兜底,社会服务支持”的多层次养老格局。 3. 充分利用政府投入和市场机制,打造老龄产业链。通过核心企业和核心产业带动老龄产业链的发展,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接通和延伸现有老龄产业链的研发设计、生产 加工、营销流通等环节,完善老龄产业体系。 4. 大力开发70岁以下具有劳动能力的低龄 老年人力资源。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迟退休年龄.推 行弹性工作制。重点开发老年高级人才资源和市场 急需的技能型劳动力。 5. 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劳动 力的转移。 单独二孩 谢 谢 调查视频 调查视频 调查视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