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第八章、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税同盟理论主要研究关税形成后,关税体制的变更—对内取消关税,对外设置共同关税—对国际贸易的静态和动态效应。 所谓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是指假定在经济资源总量不变、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情况下,关税同盟对集团内外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物质福利的影响。 关税同盟的重要特点是“对内自由、对外保护”,关税同盟在扩大区域贸易的同时,也减少了区域内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因此,它对国际贸易有很大的影响。 具体来说,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可以概括为: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和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效应。 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的图示分析 前提: SA表示A国的供给曲线, DA表示其需求曲线; PB、PC两条直线分别表示B、C两国的生产成本,且 PB PC。 结论: 如果AB两国结盟,则对A国而言,贸易转移效应=Q1Q2;而贸易创造效Q3Q1+Q2Q4 。 (二)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 ? 关税同盟对A国的净福利效应=(a+b+c+d)-a-(c+e)=(b+d)- e。 其中(a+b+c+d)为消费者剩余增加, a为生产者剩余减少,(c+e)为关税收入丧失; (b+d)为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e则表示贸易转移的负的福利效应,原因是进口来源由低成本的C国转向高成本的成员国B国。 ? 对B国而言,组成关税同盟后,出口增加,生产扩张,所以对B国有利;对C国来说,因贸易转移,其出口减少,所以C国福利必然因其贸易规模缩减而下降。 关税同盟的扩大出口效应的图示分析 (四)扩大出口效应 在现实中,一个国家参加关税同盟不仅能够带来一定的商品进口量的增加,还会带来出口的增加,对于一个希望参加关税同盟的成员国(尤其是小国)来说,他加入的初衷往往不是在于关税同盟能够给他带来多少的进口好处,而是在于能否增加其本国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出口增加。 然而,从动态角度的经济学分析,证实了关税同盟将会给成员国带来更多的出口机会,形成一种增加出口的效应,从而大俩更多的福利。 实践证明,关税同盟对那些国内市场狭小的国家各更能起到扩大出口、增加出口收入,达到带动经济发展的目的。 * * 第八章 经济一体化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本质 关税同盟理论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1、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的概念 定义1:是指地理区域上比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所实行的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区域性经济组织。(掌握此种定义即可!) 定义2: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理或经济制度邻近的国家和地区通过让渡自己的部分经济或政治主权,建立起超国家的管理机构,以集团的力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对内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对外构筑种种显性或隐性的贸易壁垒的一种追求地区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思潮和行为。 其结果便是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集团。 其本质可归结为一句话:即各国经济上的趋同。 2、区域经济集团的特征 成员资格的区域性 内部的开放性 对外的排斥性 利益的放大性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一)按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程度高低或贸易壁垒取消的程度可以分为以下6种—— 1、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 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3、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4、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5、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 6、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 最松散、最低级的形式 最高级、最终的形式 比较 1、优惠贸易安排 是指在成员国之间通过签署优先贸易协定或其他安排形式,对其全部贸易商品或部分贸易商品提供特别的关税优惠,对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则设置较高的贸易壁垒的一种区域经济安排。 如,英国与其自治领域成员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1932年建立的英联邦特惠制; 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建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2、自由贸易区 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地区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对非成员方仍然保留独立的贸易保护措施而形成的一种经济一体化组织。 如,1960年由英国、澳大利亚、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芬兰(1961)等国家建立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1994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会产生贸易偏转现象 3、关税同盟 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