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物实验报告物理非.pdf

发布:2025-02-16约5.7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82

实验报告

P

实验简介

单色仪的构思萌芽可以追述到1666年,牛顿在研究三棱镜时发现将光

通过三棱镜光分解为七色光。1814年夫琅和费设计了包括狭缝、棱镜和视

窗的光学系统并发现了光谱中的吸收谱线(夫琅和费谱线)。1860年克希

和本生为研究金属光谱设计成较完善的现代光谱仪—光谱学诞生。由于棱镜

光谱是非线性的,人们开始研究光栅光谱仪。光栅单色仪是用光栅衍射的方法获

得单色光的仪器,它可以从发出复合光的光源(即不同波长的混合光的光源)中

得到单色光,通过光栅一定的偏转的角度得到某个波长的光,并可以测定它的数

值和强度。因此可以进行复合光源的光谱分析。

实验原理

图1光栅单色仪的结构和原理

仪器原理如图1,光源或照明系统发出的光束均匀地照亮在入射狭缝S1上,

S1位于离轴抛物镜的焦平面上,光通过M1变成平行光照射到光栅上,再经过

光栅衍射返回到M1,经过M2会聚到出射狭缝S2,由于光栅的分光作用,从

S2出射的光为单色光。当光栅转动时,从S2出射的光由短波到长波依次出现。

本仪器光学系统为李特洛式光学系统,这种系统结构简单、尺寸小、象差小、

分辨率高。更换光栅方便。光栅单色仪的部件是闪耀光栅,闪耀光栅是以磨

光的金属板或镀上金属膜的玻璃板为坯子,用劈形钻石尖刀在其上面刻画出一系

列锯齿状的槽面形成的光栅(注1:由于光栅的机械加工要求很高,所以一般使

用的光栅是由该光栅的光栅),它可以将单缝衍射因子的主极大移至多

缝因子的较高级位置上去。因为多缝因子的高级项(零级无色散)是有

色散的,而单缝衍射因子的主极大集中了光的大部分能量,这样做可以大大

提高光栅的衍射效率,从而提高了测量的信噪比

图2

当入射光与光栅面的法线N的方向的夹角为ϕ(见图2)时,光栅的闪耀角

为θb,取一级衍射项时,对于入射角为ϕ,而衍射角为θ时,光栅方程式为:

d(sinϕ+sinθ)=λ

因此当光栅位于某一个角度时(ϕ、θ一定),波长λ与d成正比。本次实验

所用光栅(2号光栅,每毫米1200条刻痕,一级光谱范围为380nm—1000nm,

刻划尺寸为64×64mm2)。当光栅面与入射平行光垂直时,闪耀波长为570nm。

由此可以求出此光栅的闪耀角为21.58°。当光栅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旋转时可

以让不同波长以现对最强的光强进入出射狭缝,从而测出该光波的波长和强度值。

(注意计算时角度的符号规定和几何光学方向为闪耀波长的方向)

数据记录与分析:

1.钨灯

波长为λ

光强为I

λIλI

4004358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