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班语言活动谁的尾巴教案.doc

发布:2024-06-15约1.6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班语言活动《谁的尾巴》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几种动物尾巴的不同特征,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2.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动物尾巴的图片或实物。

2.动物尾巴的手工材料。

3.记录表格和笔。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出示动物尾巴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尾巴吗?它属于哪种动物?你们见过这种动物吗?”

2.幼儿讨论: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见过的动物尾巴,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3.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几种动物尾巴的特征和作用,如兔子的尾巴短短的,松鼠的尾巴大大的,鸭子的尾巴扁扁的等。

4.幼儿观察:教师展示动物尾巴的手工材料,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5.幼儿制作:教师指导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尾巴,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制作过程。

四、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人的尾巴(裤子尾巴),并讲述家庭成员的特征。

2.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制作的作品布置在班级环境中,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五、活动反思:

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引导幼儿积极观察、比较和表达。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活动的组织、幼儿的反应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资源:

1.动物尾巴的图片或实物。

2.动物尾巴的手工材料。

3.记录表格和笔。

4.与活动相关的绘本或故事素材。

5.音频或视频材料,用于播放动物尾巴的声音或视频。

七、教学活动步骤:

1.导入:教师展示一张含有多种动物尾巴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动物的尾巴?它们有什么不同?”

2.动物尾巴的特征介绍:教师逐一介绍每种动物尾巴的特征,如长、短、粗、细等,并解释尾巴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

3.互动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猜尾巴”游戏,蒙上幼儿的眼睛,让他们通过触摸和听声音来猜测是哪种动物的尾巴。

4.手工制作:教师分发动物尾巴的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尾巴,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制作过程。

5.故事分享:教师讲述一个与动物尾巴相关的绘本或故事,如《狐狸和葡萄》等,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讨论故事中动物尾巴的作用。

八、教学评价:

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观察、比较和表达动物尾巴的特征。

2.关注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表现。

3.评估幼儿对动物尾巴特征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4.收集幼儿在互动游戏和故事分享中的表现反馈。

九、安全与卫生:

1.确保活动场所安全,避免幼儿在操作动物尾巴手工材料时发生意外。

3.教师应随时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他们在活动中不受伤害。

2.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表现突出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对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个别指导。

3.教师应将活动内容与幼儿的家庭教育相结合,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培养幼儿对语言和自然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

六、教学资源准备:重点关注动物尾巴的图片或实物、手工材料的选择和准备,确保资源的多样性和教育性,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确保音频或视频材料能够清晰地展示动物尾巴的声音和动作,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活动步骤设计:重点关注互动游戏的环节设计,如“猜尾巴”游戏,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手工制作环节需要强调安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并指导幼儿如何正确操作。

八、教学评价:重点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的展示。评价时应多采用正面反馈,鼓励幼儿的自我表达和创新思维。通过观察和记录,分析幼儿对动物尾巴特征和作用的掌握情况。

九、安全与卫生:重点关注活动中的安全指导和卫生习惯的培养。确保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受伤,并提醒他们在活动中保持个人卫生,如勤洗手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