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理念 .pdf

发布:2024-12-04约5.8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理念

[内容摘要]:在物理课堂中贯彻《物理课程标准》新理念

——关注学生的发展,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改进教学方式,适

应新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

[关键词]:物理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师讲解教科书,以使学

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教学时教科书通

过教师的咀嚼喂给学生,考试时教科书经过教师的加工变为考题去

检查学生。新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

习方式,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模式,从而促进教师

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师生交流方式的转变,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着物理教育改革进入了一

个崭新时代。《标准》确立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

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物理学习

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无处不渗透着素质教育

的核心理念——以发展为本。当前,摆在广大物理教师面前亟待解

决的问题是:如何在物理课堂中贯彻《标准》新理念——关注学生

的发展,或者说怎样改革物理课堂教学才能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否彻底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理想能否最终达成

或实现,最终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一个个教学活动,引

导学生从事一个个教学活动。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

些体会。

一、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

以往的教学设计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这样很容易导致相

当一部分学生整天的处于一种被动的应付、机械的训练、死记硬背、

简单的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

懂。这样的教学怎能想象和指望他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要改变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

1

新能力、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就要在教学

设计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

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确定目标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鼓

励学生参与目标设计。结合物理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

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把教材变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以

社会、生活中现实问题立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科技及人类密

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巧妙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

教学设计要体现一节课的全过程,但不需要将各个环节一一罗

列,时间分配上要留有余地,应突出重点,突出设计理念及思路。

设计时多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这一课题的学习中我有哪

些问题、想法和作为?大致步骤可分为:1、教学分析: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相关课程资源,背景资料等。2、教学目标:①知识技能

目标;②情感态度目标;③过程与方法目标。目的的确定要从学生、

学校、地区的实际出发。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4、教学用具:

实验器材、课件设计、目标反馈练习、教学媒体等。5、教学活动设

计:情景创设、提问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说明、估用时间、

总结、拓展、板书设计等。

二、在课堂教学中关注三维目标的实现

新课程改革已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列为物理课程目标,在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学习知识与技

能的同时,寻找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世界,

并结合物理提供的丰富素材,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科学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三者的关系。实际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交织统一的过

程,需要做好整合过程,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过去由于过分

追求知识与能力目标,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堂上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师生之间的交

往和感情共鸣,课堂单调、古板、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新理念

驱动下,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测凸透镜焦距”

实验中,在基本完成规定的实验要求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2

如果透镜被遮挡一部分,其成像有何变化呢?让学生不要急于动手,

而是先进行推测或猜想:“不成像”、“只有一部分”、“不变化”

等等,各持己见,争论不休,这时要求学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