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会计学专业《税法》随堂随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税法》随堂随练
1.1.1税收是满足公共需要执行公共事物的经济基础
1、 税收是公共部门满足(D)执行公共事物的社会必要费用 A、企业需要 B、家庭需要 C、国家需要 D、公共需要
2、 下列需要属于公共需要的是(B). A、高等教育 B、国防安全 C、职业培训 D、社会保险
3、 税收是公共部门满足公共需要执行(D)的社会必要费用。 A、私人事物 B、国际事务 C、地区事务 D、公共事物
4、 公共需要具有的特征包括(AC)。
A、客体的不可分性 B、消费的竞争性 C、消费的非竞争性 D、客体的可分性 E、生产的竞争性
5、 下列事物属于公共事物的有(ABCD) A、国防事物 B、法律事物 C、公共工程 D、公共事业 E、经济调控
1.1.2税收是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的经济杠杆
1、 国家调节个人收入可采取的措施有:(ABCD)
A、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B、最低工资制度 C、社会救济 D、税收 E、社会保障
2、 与其他方法比,国家运用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具有的特点是(AB).
A、代价小 B、效果大 C、涉及要素定价问题 D、代价大 E、效果小
3、 税收是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的经济杠杆,包括(ABC)。
A、调节收入分配 B、调节资源配置 C、调节社会总供求 D、调节社会进步
4、 国家通过税收调节资源配置是为了实现(C)的目标。 A、公平 B、稳定 C、效率 D、公平和效率
5、 国家通过税收调节社会总供求是为了实现(B)的目标 A、公平 B、稳定 C、效率 D、稳定和效率
1.2.1税收要素
1、 我国税收的征税主体包括(ABCD)。 A、国税机关 B、地税机关 C、海关 D、财政机关 E、委托代征单位
2、 我国税收的课税主体是(C). A、财政部 B、国家税务总局 C、各级立法机关 D、国务院
3、 从法律角度看,纳税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D) A、个人 B、企业 C、事业单位 D、自然人
4、 下列税种纳税人与负税人一致的是(D)。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个人所得税
5、 下列税种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的是(ABC)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企业所得税 E、个人所得税
1.2.2税收分类
1、 按征税对象性质划分按征税对象性质划分,税收分为(ABC)
A、商品税课 B、所得课税 C、财产课税 D、直接税 E、间接税
2、 将税收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的标准是依据(AB)
A、征管权限 B、收入归属 C、征管机构 D、征管范围 E、立法权限
3、 按纳税人和负税人关系税收划分为(AB)。 A、直接税 B、间接税 C、价内税 D、价外税 E、从价税
4、 按税基表现形式税收划分为(DE)。 A、直接税 B、间接税 C、价内税 D、从量税 E、从价税
5、 按税收和价格关系税收可划分为(CD) A、直接税 B、间接税 C、价内税 D、价外税 E、从价税
1.3.1税收总量原则
1、 税收总量原则包括(AB) A、适度原则 B、弹性原则 C、.普遍原则 D、受益原则 E、支付能力原则
1.3.2税收负担分配原则
1、 税收负担分配原则有(CD) A、适度原则 B、.弹性原则 C、普遍原则 D、.受益原则 E、支付能力原则
1.3.3税收经济效应原则
1、 税收经济效应原则包括(CD) A、适度原则 B、弹性原则 C、.经济效率原则 D、经济稳定原则 E、经济增长原则
1.3.4税收技术原则
1、 税收技术原则包括(ABCD) A、适应原则 B、协调原则 C、明确原则 D、便利原则 E、省费原则
1.4.1衡量指标
1、 目前国际经济组织比较各国税收水平主要使用的衡量指标是(B)
A、GNP税收率 B、GDP税收率 C、国民收入税收率 D、产业增加值税收率
2、 税收水平的衡量指标有(ABC)
A、GNP税收率 B、GDP税收率 C、国民收入税收率 D、产业增加值税收率 E、社会总产值税收率
3、 下列衡量税收水平指标属于强度指标的是(A)
A、人均税收额 B、GDP税收率 C、国民收入税收率 D、产业增加值税收率
4、 下列衡量税收水平指标属于结构指标的是(BC)
A、人均税收额 B、GDP税收率 C、国民收入税收率 D、产业增加值税收率
1.4.2税收水平决定因素
1、 税收水平决定因素包括(ABC) A、人均收入水平 B、经济结构 C、.政策取向 D、.经济管理体制 E、政治体制
2、 人均收入水平与税收水平的关系是(A) A、同方向变动 B、反方向变动 C、无关 D、不确定
3、经济结构决定税收水平,具体包括(ABCD)A、产业结构 B消费结构 C城市化水平 D国际化水平 E经济发展水
显示全部